返回第61章 明朝——白莲教案(第1/3页)  景色风光守护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洪武十九年(1386年)。五月十四日,白莲会发动起义。朝廷,都察院御史急奏:“白莲教彭玉琳,踪迹诡秘。以教主传头之名义,在北直隶c山西c河南聚众反抗朝廷。现遍及四方,其中广东c福建沿海等处形势更甚”

    朱元璋龙颜大怒,自开国以来,邪道白莲教自号弥勒佛祖师一直干扰朝政。于是,朱元璋立刻命官兵前去征剿。这边,又密诏景轩等锦衣卫入宫。朱元璋说,“白莲教屡次借聚众谈经,醵钱轮会祸乱朝纲。朕难解心头之恨,你等速将这些妖僧流道的家人统统逮入京城打入诏狱,凡是五岁以上的罪人子女,全部毙于狱中。朕此番誓要斩草除根。”听得朱元璋要残酷镇压白莲教一干人等,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枉死。景轩只能领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退了朝。

    愁闷中,景轩不由自主来到怡红院。红霞毕竟识大体,二人见面如平日一般。景轩喝着苦酒说出了此次行动。红霞见景轩忧愁,也为他烦闷。很快,景轩等锦衣卫一行到了漳州,这才知晓白莲教人大多是农民苦役,有的是文字狱牵连而做了奴役之人,有些人是修筑长城的壮丁。苦役c文字狱,引起役夫的怨恨而扰害百姓。景轩这一去就是十多日,云娘也不知他究竟去了何处?只是,看得京城时局纷乱,云娘很是不安。

    不久,景轩他们押着白莲教的家人上船向应天城城而来。海上漂泊着零星的船只,苍茫又凄凉。此时,一对白莲教母女在船舱中哆嗦着抱着彼此。孩子看着只有七八岁,母亲痛哭流涕,“千错万错,娘不该让你跟着我入白莲教,反抗朝廷。这下,哎我的孩儿啊,娘对不起你。”见母女的凄楚,景轩不由想起昔日自己的遭遇。他放眼押送的人群都是老老少少。景轩想到朱元璋那道密令满五岁以上一个不留活口,景轩就很痛苦。漳州沿海一路往浙江境内驶去,离京城越近,景轩愁闷更深。因为,一旦入了应天城的诏狱,这些人必死无疑。

    到了浙江境内,海上风浪滔滔,天色阴沉。“真是晦气,这趟苦差事,既没捞到油水。还操心劳力的押送这些老的老,少的少。”这会,这些在应天城城吃好的喝好的,过惯了软香送怀的锦衣卫们被这多日海船劳顿折腾地不停抱怨。

    正说着,忽然远远有一艘官船驶来。见官船近了,锦衣卫们一个个兴奋起来。“必定是哪个官吏听说我们途径此处,要款待我们。”果然,待官船靠近,一个官员走了出来,他迎风站在甲板上笑着向锦衣卫作揖道:“各位大人,在下浙江沿海练兵筑城的唐守军,闻锦衣卫途径此处特来护卫,并备好了酒菜,大人们请上船饮用。”

    一听有好酒好菜等着,锦衣卫们心中窃喜,又故意道,“我们还有任务在身,怕是不妥吧。”

    “大人们放心。吃好了再走也不迟。这边,我们守卫也会在旁看守,除非,遇到倭寇。呵呵,大人们放心吧,一切万无一失。”唐守军客气地说着,一边迎着锦衣卫们。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推脱了。”说着,锦衣卫们都上了唐守军的船。

    这边,船内美酒飘香c热气腾腾,好菜不断。锦衣卫们狼吞虎咽着。景轩坐在一旁心事重重,碗筷迟迟未动。唐守军看了看,问道:“您就是景轩大人吧。”景轩打量着唐守军,心想他们未曾见过面。

    “大人您不要多虑,小人耳闻大人的名气。锦衣卫百户景轩缉拿好手c百里一剑穿喉。大人,这酒,您可以慢慢喝,也最好不喝。”唐守军意有所指地看了看其他锦衣卫。话刚说完,锦衣卫们竟一个个倒在地上。

    “你,你是何人?”景轩大吃一惊,立刻拔出绣春刀。

    “大人,大人,勿要惊慌。听我说来。”唐守军连忙道。“大人,他们只是暂时晕了过去,待会就会醒来。我此次是受了佳人之托,助景轩大人解心中郁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