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回马计(第1/2页)  万世秦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信看向匈奴人的包围圈,几千人围成一团,中间被杀开了一条豁口,锋将军浑身浴血,带着一队血人溃围而出。在他们身后,几千骑的马蹄声如雷滚动,匈奴人变阵追击,短弓射出的箭支密集得跟下雨一样。他大致数了一下,确实还有八十余人,密集的箭雨过后,又有一两人栽下马来。

    “这一队骑兵都是重甲骑士?”韩信惊讶地问。

    几千人的齐射,只倒下一两人,虽然不知道匈奴人的弓箭做得水平如何,这肯定不能是一般骑兵的防御力吧?!

    然而王离干脆利落地回答:“锋将军所部也不过一旅,这带出的当然是轻骑。”

    好吧,虽然不是常识性的错误,也够丢尉缭的脸面了。韩信作为历史学教授,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考过秦军编制,王离说的一旅,跟21世纪解放军编制里的“旅”完全不是一回事,秦军的“旅”是五百人,其主将称“五百主”。王离现在军衔为“千人”——俗称千夫长,掌管一千人,也就是两个“旅”,所以锋将军的正确称呼,应该是“锋五百主”,他作为王离的副将,掌管其中一旅,王离兼任另一旅的“五百主”。

    当然了,以上只是书本里的知识,韩信观察过这个营寨,王离统帅的这批军队,不是纯步兵,其大致分工就有三百长戟兵c三百刀兵(盾阵时持盾)c两百骑兵c两百弩兵以及少量工兵。秦军的主要军种基本上齐全了,由于战车是稀缺资源,肯定集中在主将手里集中分配,王离这个千夫长只相当于中层军官,手中还没资格掌管车兵;在秦汉时期,重装骑兵基本上是精锐中的精锐,称得上战略资源,连很多主将都没有,更不会丢给下面的军官浪费了。

    “是轻骑啊”韩信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匈奴人与秦人的战斗力。

    “怪不得王将军成竹在胸,若匈奴人尽皆如此,再来几万,确实也不怕。”陈平笑道。

    王离正色道:“匈奴人现在确实无足惧,但陈先生也切莫要小觑了匈奴人,要知道,现在他们的大都还是原始的骨箭,骑将最多能带个铁叉,就这样还能给我留下了十几人。倘若他们也有我大秦这般尖刀利箭,匈奴必然是天下精兵!”

    营寨之上,三人指点江山,评说敌我,气氛还算缓和,营寨之下,锋将军率领的八十余骑已经被匈奴人再次包围,陷入艰苦的血战中!锋将军冲势惊人,一马当先,两剑挑下一个戴着骨头项链的匈奴小头目,居然从匈奴人刚刚合围的包围圈中再次钻出来,但这次他身旁只带出来了十几人。匈奴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以高超的速度了大部分秦骑,很显然,秦骑大部被匈奴人留在了包围圈里。天下间要论到骑术,秦人当然比关东六国高一个档次,而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比秦人还能再高一个档次。

    “杀!——”锋将啸一声,拍转马头,居然再度杀进包围圈中!

    在他身后,鼓声大振,营寨前的步兵谨慎地举起盾牌,缓缓向前推进。步兵行进,说是缓缓,其实两支骑兵一追一逐间,很快已经接近了秦军的移动盾阵。匈奴人从两翼后续包抄上来的骑士,发现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近了营寨五百步范畴内,迎面碰上了那一道似乎刚才还很遥远的盾阵。

    秦军盾阵并非简单的防御阵型,两百余名秦军步兵在行进中依据敌人的来袭方向不断调整阵型,逐渐变成了当时非常常见的雁行阵,形如船首,刺向匈奴人的包围圈。雁行阵的两翼平铺着三米多长的青铜铍。当匈奴人的马蹄踏入五百步之内时,雁行阵中响起虽然轻微但绵延不绝的“咻咻”声,十几名匈奴骑士躲闪不及,或人或马被射中,均摔下马来。匈奴人毫不犹豫地踏着同袍的身体继续向前冲击,强撑着秦军的三次齐射,硬是冲到了雁行阵前。

    “弩兵虽好,可惜临敌不过三发。”韩信叹息道,同时心下担忧,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