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书台往事(第1/2页)  书台小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都是九零后,却拥有七零c八零年代的生活。

    那个地方直到现在都还是一副贫穷的样子,那个叫做苏台的地方。也许再过不了多少年,那个地方会成为一片森林,伸手不见五指的森林。之前的地名苏台并不是这个苏,而是书本的书。任静还在那个地方读书时,历史老师曾经讲过,之所以叫书台是因为在文革时期,学校对面的小坡跟书台一样,而取名书台。而它的变化则由那个时期所决定的,与它一起消失的还有那座塔,小学旁边的一座塔。当然,它们的变化我们后代都没有看见过,只是听历史老师和老人们闲来说起过。

    而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地方,发生了好多好多的故事。

    那个地方没什么特别的,有人情味但是会在背后插你一刀,人人都在刻意逢迎,你根本搞不懂他们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c会说些什么。邻里人就像是仇人一样,会互相贬低,根本就不团结。如果你家有什么事儿,则会被他们添油加醋的传到更远的地方,成为人人的话柄。而这所有的一切只会让人更加崩溃,明明做农活已经让人身体劳累,而这样的话柄无疑是更加让人身心疲惫的了。

    而在那样的地方,唯一的精神寄托便是学习c去学校和同学玩闹,因为在那里你看不见任何与其他事有关的东西,有的只是和同龄人一起的开心事,一起无忧无虑,不考虑任何问题,享受不可多得的闲暇时光。

    那个地方有很多故事,故事里有很多的人,或主角或配角或甲乙丙丁。

    任静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必须过那样的生活。任静的父亲在任静出生以前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女儿的到来无疑是给家庭带来了负担。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儿,而是家里的经济支撑不起一个家庭c两个孩子的生活。所以,在任静出生以后,每年只能在那固定的几个月里才能见到她的父亲。而就是那样,任静对于父亲一直都是模糊的,在她的记忆里,家里只有奶奶c妈妈和哥哥,而爸爸只是一个称呼,一直停在记忆里。

    她一直记得那时的母亲有多坚强,一个女人,强撑起整个家。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却总是喜欢争抢东西。外面的农活要自己一个人做,那些田里c土里的东西,必须按照每个季节种下,每个季节收获。等到两个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每天早上还要早早的起来做早饭,把饭菜做好,还要给圈里的两头小猪煮食,到年底还指望小猪变大猪卖个好价钱,过个好年。

    就是那样的地方,每个家庭都是那样过活。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从不厌倦,也不敢厌倦。

    和任静相似的家庭有很多,而且大都也是那样过来的。家里没有积蓄,得必须很努力很努力才行。但是不得不说,那些在土里c田里摸爬滚打的人儿们,却是很明智的。就算家里没有钱,但也会把孩子送往学堂,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在那里才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让孩子不再像他们一样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里c土里过活。一旦做出了让孩子上学堂的决定,就意味着必须更加努力c更加卖力的赚钱才行。而一个农民能赚钱的方法就只有那田土里的粮食。天公作美还好,要是天公不作美,有什么大旱或大涝就完全没用了。所应那句农民靠天吃饭!

    任静一直记得那件事,当然也是后来年龄稍微大一点之后发生的事儿了。后来,哥哥慢慢升学,去往初中以上更高的学府,当然也是进城了。进城学习比不得在家,在外吃穿用都得用钱。而家里也得很努力才行,任静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差距,每月尽量给足了生活费,让孩子在外过得不那么苦。而这样的结果造成的就是任静和母亲在家过得很拮据。

    那时任静和母亲在家,夏天,每顿菜里有很少的油水,为了节约电费更是晚上早早吃完饭就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