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未入仙乡恐成魔2(第1/2页)  剑道绝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朦胧急雨停歇,朝远处望去,高耸的灰色山脉顶峰游离在云里雾间,仿佛隐藏着许多神奇又不为人知的秘密。

    麻衣书生用指着那青山,微笑道:“曾姑娘你看,那山里好像住着神仙。”

    闻言,曾艳萍亦抬眼望去,点头道:“是,连绵的山峦,高耸的巅峰,绿树葱茏,云雾缭绕,经你这么一说,倒还真像是神仙出没之处。”

    “可是,你信鬼神么?”书生追问道。

    “我信,我在北幽城的方雨庵里就曾与佛对过禅,佛笑着对我说,他不会渡我,当然也不会渡任何人。后来又遇到过许多仙风道骨的隐逸高人,可他们都未曾理我”曾艳萍浅笑道,似乎有些任性。

    “那是因为你本性善良,如果你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佛也就待你不善了,此时他非但不会渡你,而是会超度你。其实世间万物,不论隐逸高人,还是古佛青灯,皆是如此,因果轮回,亘古不变。”他话藏禅,神情却依旧淡定。

    曾艳萍点了点头,略有所思:“或许我注定只能做一个凡人,没有这样的慧根,因而许多的禅理都参不透,只会心生懊恼。”

    “慧根于我,与生俱来,你们信么?”书生抚袖,

    向两人问道,一脸的期待。

    “先生讲求慧根,可是修佛悟禅之人?”楚元反问道。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书生解释道,“家之分,人为之分;家之统,人亦可为。”

    “怎得慧根?”

    “有些人的慧根与生俱来,可惜的是他不能修仙,就得成魔。一个牛鼻子老道说过,他如果再入世,便很难脱身,无法涅槃了。”他似乎在回忆什么,神情肃然。

    “他是谁?是您?”

    “不是,不是我。他是个世外高人,四海为家,我现在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也不想去找他。”

    “聚散皆两便,他不想让你知道他在哪儿,说不定哪一天他特意会来寻你。”曾艳萍劝道,忽又觉得这话甚为熟悉,才逐渐明白自己在拿书生说过的话来宽慰书生。

    “二位,你们要不要听一些玄离的故事?我可以说与你们听,关于他的故事,十分玄离又吸引人的故事。”书生看着二人,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要将整个人陷进去。

    “好。”

    “他叫楚玉,他的混蛋父亲给他取的名字,也为他卜了卦,卦辞曰:千繁华待尽落,仙乡未入恐成魔!这诗如今镌刻在他随身佩戴的玉佩上,与他不离不弃。而那块莹白剔透的温润古玉是他父亲临死之前交给他的”

    “他父亲死了?”曾艳萍问道。

    “嗯,他父亲死了。自楚玉记事以来,他的老父亲就在东国神寺做了诵经的小和尚。他的父亲本是个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一日与一众纨绔打赌,壮着胆子去勾引一个白狐面儿

    的女剑客,如若勾引不得,就得出家当个和尚。结果是,楚玉父亲输了,就去了东国神寺。但他贼心未死,偷偷跑出了东国寺,与那年轻女剑客相爱。很不幸的是,有了楚玉。后来,他父亲冲出佛门,决意踏入红尘,要与相伴终老。然,本性难改,他又四处拈花惹草,又数次触犯家族禁忌,害得楚玉丢了家主之位。抛弃了年轻剑客后,他说楚玉不是个一般孩童,给他带来了灾祸,非仙即魔。虽然他后来回到了东国寺里,悔过,但一年不到,圆寂。”书生淡淡地讲述着,语气平静,仿佛在诉说一个尘封已久的古老故事。

    楚玉低着头,沉默不语。

    而曾艳萍却陷进在楚玉看似寻常却离奇的身世,焦急询问道:“楚玉呢?他就成了个让众人唾弃鄙视的怪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