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84 章 符(第1/3页)  非常车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别动!”就在李堪想要乘胜追击,继续揍赵逸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一阵轻喝。

    “谁?”李堪听到这声音,觉得有些熟悉,想要抬头看,却发现他的头抬不起来了,不光头,他的整个身子都动不了了。

    在外人看来,李堪周围围绕着淡淡的金光,正是这道金光束缚住了他,让他动弹不得。

    “压制符?”赵逸看到此景,有些惊讶的说道。自己叫的人不至于用这么低端的东西吧,说实在的,这东西连他都困不住,更何况如今发了疯一样的李堪?

    “是高阶压制符。”赵逸说出来这话之后,天空中出现了一朵火云,声音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接着火云消散,显露出来一位十分漂亮的女人,这女人三十左右,长着一副白人面孔,火红的长发火辣的身材,正是李堪的未来岳母杨焰。

    她御火而行,带着杨昆给的符纸赶来了。

    本来她并不知道李堪家的具体位置,但是一到汴京,她就感受到这里的魔气冲天,就朝这里飞了过来,没想到正好看到李堪发狂的样子。

    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就先用出了压制符,这种符就是完全用来困人的,没有什么杀伤力。

    道家的符咒咒语,就是起源于古时的巫祝。道家的咒语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并且也符有密切的关系,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也有咒语,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咒语成为施法者精诚达意,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保证一切法术的奏效,祈祷时,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和祈诉如愿之词;治病时,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修炼时,咒语多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宋代赵彦卫在中解释道:“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说明这句词是从汉代经张天师传下来,要符到就灵验的意思。

    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

    华夏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符咒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若以符令引喻为人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我们书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就好比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坏人都可随便进入。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

    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如许多符图上常见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

    “符头“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曰:“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

    符胆是一张符令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