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00章 关城百姓(第1/2页)  魔凌万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魔凌万界最新章节!

    燕门关一百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了,高壮雄伟的关城屹立在荒野之中,就像一头怪兽。斑驳的岁月在城墙上留下黑色的痕迹,土黄色的旗帜插在城楼上,迎风飘扬。

    知道陈铮要来,燕门关经过仔细的打扫,守关士卒的盔甲擦的明亮,一个个精神饱满。打守城门的士卒腰杆战的笔直,在陈铮经过时,每一个人都像是塑像目不斜视,一动不动。

    都是经过事先排演,装出样子给陈铮看的,所以陈铮一点也不惊讶。

    燕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城中的居民也多为守军家眷。许多的士兵从出生就在这座要塞之中,生于斯长于斯。年华韶逝,埋骨于此。

    “燕门关周边有多少人口?”

    陈铮走在干净笔直的街道上,除了巡逻士兵,几乎看不到普通行人。

    严松心有不解,眼角余光撇了一下陈铮,说道:“三万余户吧!”

    陈铮惊讶的看了严松一眼,三万户可不是小数目。按一户五口计算,就是十五万口人。四舍五入一番,就是二十万人,已经相当于一个大县的人口了。

    渔阳郡三府一县中的渔阳县是酀州最大的自治县,但也只有三十余万人口。

    往燕门关方向一路走来,全是荒野丘陵,没有其他特色,靠近燕门关的村庄,也都是以畜牧为主业。

    关中一万守军的物资供应,由高阳府承担大部份。但这二十万普通人口,只凭高阳府就要自力更生,陈铮都不要亲自去看就能猜到,燕门关的普通民众生活的艰难。

    “三万余户,合计二十万人口,这些人以什么为业?”

    严松被问倒了,他作为关城的镇守使,大部份的精力都用在了治军方面,几乎不过问民生。

    “启禀候爷,这些平民大多数是守军的家眷,以及后裔。关内无法支撑这么多人口,就把他们分散安置的关城周围,主要以放牧为生。关中有几家货栈,老百姓以牲畜及各种皮货换取生活所需。”

    严松身后一名将校突然开口,为严松解围道。

    陈铮闻言,皱起了眉头,供给二十万人日常所需,即使进行过度压缩,依然不是一个小数目。燕门关没有产出,只靠外界供应,和平时倒也无妨。一旦战事来临,只要切断燕门关的对外通道,这二十万人靠什么生活。

    “二十万人,只靠着放牧维持生活,想必日子极苦。”

    “候爷明鉴!”这位将校露出一丝苦涩:“吃不饱但也饿不死,只能这么撑着。夏秋两季好过一些,到了冬季就难熬了。不说普通老百姓,便是将士们的日子也过的艰难无比。咱们这里距离高阳府腹地太远,一切日用所需都是从幽州换取。幽州本地货欺外,一头羊卖到幽州只值半价。

    最值钱的是牛马,但如今的世道乱了,严将军早在四五年以前就下了军令,牛马乃军资,不得外卖,这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名将校的话让陈铮意外之极,陈铮不由的看向严松。没想到严松嗅觉如此敏锐,牛马在乱世确实是紧要物资。牛皮可以制甲,牛筋可以制弓,战乱之期外卖就是资敌。至于战马就更不用说了,冷兵器时代骑兵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说了。

    “就没想过内迁吗?”

    燕门关是一座军中要塞,二十人口是一个极大的负累。

    这名将校苦笑一声,道:“对于高阳府而言,安置二十万人口是个一个极大的负担。两地的生活习性也不同,草率行动,但有万一,就是滔天之祸。”

    对方说的很有道理,燕门关的二十万人口,都是守关将士们的家眷以及后裔。若是内迁后受到内地人的欺负,极易引发兵变。

    而且,就算两地人能够和睦相处,迁移二十万人口,总要保证他们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