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七章 策略(一)(第1/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南都督府,作战室。

    禁军在东南地区的主要将领均已凛然在座,此时他们全盯着一幅图。

    这幅挂图与史格所见到的那幅不同的是,除了三个分别指向西南、襄阳、扬州的箭头外,还多了一条弯曲红线。这条红线分成了四段,分别被标注上了江南运河、邗沟、通济渠和永济渠。而在永济渠的尽头,又画了一个圈,注上了大都之名。

    望着这条红线,苏刘义的神情既有着慎重,也仿佛隐藏着某种狂热。

    陛下突然亲临,苏刘义的确有点意外。因为当初从翁州传来的军中密信,仅是讲刘师勇要来,并没有提到陛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此也绝谈不上像唐珏那样有些紧张的。相反,他的内心里却隐隐约约有着某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

    这么多年都已过去了,不讲亲身经历,仅凭苏黑手与陛下关系之“近”,他就不可能不知道,在这种看似跑来跑去凑热闹的背后,通常少不了一些狡诈的图谋。

    事实上,“圣驾”光临的当天夜里,他就已经从彼此关系并非一般的刘师勇哪里得到了某种证实。

    刘师勇告诉苏黑手:

    “刘义,陛下是在看了你的奏报、东南都督府已准备拿下扬州和两淮之地后,决定亲自前来。因为他认为,时至今日,东南都督府已不能仅盯着包括扬州在内的两淮,而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北定中原,恢复我大宋故土。”

    说到这里,刘老大放低了声音。

    “文相西进前,曾经与参谋院多次密商未来的北伐,并草拟了一个全盘计划,但该计划最初实为陛下所策划。陛下到此,就是要亲自向你和东南都督府的众人解说。”

    虽然刘老大也并没有再说下去,可苏刘义不仅对陛下的来意了然于胸,眼中还闪出了精光。

    东和刘世勇突然前来建康,确实是在看了东南都督府的奏报后决定的。而且他和刘师勇都非常清楚在苏黑手这个上书背后真正的原因,那就是东南都督府目前的实力有了急剧的扩充。

    因为在上一年苏刘义领军东下的过程中,他收降了总数约十多万的新附军。其后,通过大规模地重新选编,这些人被淘汰了近三分之二,保留了四万多精壮之士。由此,尽管帝国还没有完全实施新兵役之制,整个东南都督府的军力却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

    在我们的帝国争霸史上,“收降”或“收编”始终是一种增强自身实力快速和有效的方式。并且不同于“征兵”或“招募”所引入军中的、很多仍是需要训练的新兵,“收降”或“收编”往往“收”进来的,还是有着相对新兵较高素质的、已历过阵之兵。

    三国的曹操,开始时实力并不强,当他收降了黄巾军的余部,选其中的精壮组成“青州军”之后,同时其它策略运用得当,从此方能于北方称雄。

    朱元璋没有采用普遍的征兵制,可他之所以能在夺得南京之后的第十年,以数十万之众大举北伐,也是由于明军在前期逐步击败、收降、收编了南方的各路人马。

    就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大对决当中,双方实力转换的那么快,同样还是有这方面的因素。因为其中一方的每一次倒戈、被收降,除了自身的削弱,对方则相当于得到了一次输血。这一进一出,不仅是两倍的概念,一方还等于是沦为了别人的新兵训练班,甚至更附带奉送了手中的武器。如此,怎么能不造成双方实力消长上的急剧变化?

    ---------------------------------------------

    实力大增的苏黑手其实早已有点按耐不住,别的不讲,陛下划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