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军事法庭(第1/4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鉴于翁州大战的关键是海上控制权的争夺,东经过权衡,决定由刘师勇统一指挥前方的水步两军。

    张世杰其实很想亲自坐镇指挥。张老大现在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在实际地位上都要比刘师勇高,这让他心里有点不安,因为自陛下登基以来,他在战场上还没有取得像样的胜利。厓山战后,虽然陛下大大夸奖了他和江淮军将士,但他总觉得,这仗应该算是刘师勇打的,故此他有点迫不及待地想一显身手。

    他私下里曾再度向小皇帝提出了亲自坐镇翁州的愿望,但东没有同意,他很认真地和张老大说道:“少傅,您是朝廷的柱石,理应不可轻动。此次东进,朕把您、文相等人全派出去了,这实际上是不合适的。”

    陆秀夫在宋军出动后,就曾私下里向陛下提出:为防不测,军中重将以后不可全动。他的意思倒不是要防止军中将领领军在外谋反,而是现在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如出意外,朝廷实在是损失不起。

    听了他的忠告,东当时就给了自己一巴掌。后世有不少的日本企业,为防止出现意外影响企业正常的运行,公司里面的主管和副手,一般不一起出来。假如一定要一起出差坐飞机,两个人必须分乘不同的飞机,前一个人落地后,另一个人才能上机。他一下将军中大佬全派出去,的确不合适。但已经定下来的事情,而且他们已经出发了,这时候再招他们回来就不合适了。故此东原本的打算,就是在宋军抄掠了临安之后,将军中重将招回。

    “朕以为,翁州那里主要是水师的较量,还无需少傅您亲自出手。”咱实话实说,不用拐弯抹角。

    陛下的意思,张老大其实也明白。但张世杰这种急迫的心情,其实也反映了步军中的一些情绪。东设立了水步两军的指挥机构,这一方面使两者的职责更明确,但同样也导致了双方的较劲,步军私下里可没少抱怨小皇帝过于偏向水军。

    “少傅,此次翁州大战非常关键,朕相信,如果我们赢了,北兵将再无能力和我们在水上抗衡,如此,我们将在海上立于不败之地。有了这个基础,在哪之后,朕将大举扩充步军。”小皇帝的判断,张世杰完全能够预判到,但陛下后面的话,才反映了陛下真正的打算。

    “少傅,朕希望您更应该统揽全局,而不要总想着亲自上阵,那应当是将来最关键的时候。朕认为世虎将军和左大将军均是能征惯战、忠心耿耿的义士,他们都应当要能独挡一面。他们现在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将军,当个都统就满足了?您告诉他们,就说朕说的,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军人。”东接着说道。

    张老大的眼中有光闪出,他沉声应道:“臣谢陛下对臣和世虎他们的眷顾,陛下圣意,臣自当向他们转告。”

    东站了起来,看向殿外:“朕不怕朝廷中将军们多,也不怕将军们能干,就是翟国秀等人,只要他们有本事,朕也不吝将军之衔。少傅,大宋的国策和军制还要变,但现在还只能慢慢来。”

    张世杰一楞,还要变,怎么变?“陛下,恕臣愚钝。”

    东回过头来淡淡地对张老大说了四个字:“军功授田。”张世杰巨震。

    这是一个威力巨大的古老国策,同时也是一个扩张性的政策,但在这个中古时代,它不能照搬,它本身就需要完善。也许执行它并不难,难在需要一些配套性的政策来适应它。慢慢来吧。

    眼下真正使东费了一番脑子的,还是张达、方兴俩人。督军司已经将这两人的情况上报给了他,东并不心疼几艘炮船,杀敌三千还自损八百,将来他的损失只会更大,这种心理准备他还是有的,战争中怎么可能没有损伤?

    东很奇怪后世某些砖家以伤亡来大谈“人海战术”的言论,如果讲“人海战术”,一战的双方所采用的,应该是世界上最最标准的“人海战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