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回 堕落天使十四(第1/2页)  谜案追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比起文官的升迁,武将的升迁之路更加困难。第一是因为武将的升迁要依仗军功。除了最低级的下级军官有机会捞到一些军功外,中高级将领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独一份的军功。第二是因为大明的军事制度是世袭制,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军官都是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职务。这种职务从一开始就局限了他们的发展道路,很少有机会改变。第三是因为这些武将大多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军事知识,甚至于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

    这种人不但目光短浅而且胸无大志,上级不可能重用或者特别提拔他们。在大明除了十个总兵之外,几乎所有的武将都被文官看不起,文官甚至于歧视这些将领,更加看不起他们的将士了。在大明当武将是最窝囊的,不但被文官们看不起,还要受太监们的气。在地方官员面前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因为官员们管着他们的补给和军饷。在太监那里也不敢大声说话,因为太监是皇帝派来监督他们的,太监一句坏话有可能把他们拿下,甚至于害得他们一家人永远被踢出军队。文官视武将为家奴,太监更加不把武将当人甚至于把武将当狗使唤。

    太监是一个很奇怪的组织,他们可以在主人面前把自己不当人,也可以在外人面前把自己比作天下最高贵的人。他们不但可以对自己的主子全心全意忠心耿耿,也可以翻脸无情六亲不认。秦泰亲眼看见过这些太监变脸的速度,也领教过这些太监的本事。

    当年裕王和景王同是嘉靖皇帝的儿子,谁都有当皇帝的可能。但是因为内阁首辅严嵩父子看好景王,太监们就对景王十分狗血,对裕王是爱理不理甚至于有点残酷冷漠。当裕王得到徐阶c张居正和高拱等人支持有一定影响力后,一些太监就来投靠裕王。

    当景王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后,绝大多数原来跟随景王的太监都反过来讨好裕王。当嘉靖皇帝听从徐阶等人的建议,让景王去外地就藩的时候,太监们对景王的态度那是一个冷漠。对他们来说景王失去了当皇帝的资格,就不再是他们的主子了。为了向新主子裕王表示忠诚,他们要给景王好看,甚至于开始做弄起景王一家人。要不是当时张居正等人看不过去,要不是秦泰也有所不忍,一起向裕王进言的话,景王不知道还要受多少太监们的气。也因为这件事情秦泰真正的看清太监的面目,从此秦泰从心底里看不起太监。

    在大明的藩王也是一群古怪的人群,他们算是天潢贵胄,但也是最不开心的一群人。他们都是大明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后代,但是他们因为没有资格当皇帝才成为了藩王。大明的藩王从一开始就是无职无权的一群废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延续皇家的血脉不让朱元璋的嫡系后裔死光。除非皇帝没有孩子或者提前死了,他们这些藩王就没有资格当皇帝。他们没有命令不得离开自己的王府,不得插手地方事务,不得管理军队,不得参加官员聚会,更不允许回京城。除了新旧皇帝接替才有机会来京城一聚之外,他们相互之间几乎不得私下联系。皇帝既是他们的亲戚,也同时没有把他们真的当过自己人。这些藩王的儿子还好说,反正他们从一开始已经习惯了。一些皇子一开始当的藩王的时候几乎谁都不习惯。他们一出生不久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小时候被一大群太监宫女管着。六岁起就要开始读书学文化,十二三岁开始对他们采取放羊方式的教育。每天除了吃饭和礼仪管教,就只好睡觉,一点自由也没有。等成年后他们来不及享受成人的喜悦,就被自己的父皇或者皇兄赶走了。从此他们再没有机会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就连母亲过世他们也没有机会回来奔丧。他们被人看管着,当猪一样养着,除了吃喝玩乐就会有拼命地生育后代。所以大明的皇帝子嗣不旺,藩王们却一个比一个会生孩子。有一个藩王活到六十多岁,在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五代同堂,他的两岁大的小儿子和第五代的子孙三岁大的曾孙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