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回 再遇奇案三十二(第1/3页)  谜案追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所谓的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们,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掌权人。但是这些人不会是草包,更不会是没有背景的军人。相反来说能当上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的人,都是和历代皇帝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功臣后人。他们本人就算没有带兵的大本事,但是提起他们前人的威望,也能镇住一批人,特别是大明军队里的军人。

    左军都督主要责任是镇守边疆,也就是以前的三关主帅。这个职位不但重要而且很有权势,不但手中有近十万的精兵强将,而且监管边关地方事务。如果说谁是历代最令皇帝放心和重用的武将,那一定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和左军都督。锦衣卫是皇帝手中的利剑,也是历代皇帝最信任“杀手锏”。锦衣卫是一把皇帝手中的利剑的话,左军都督就是皇帝最为放心的盾牌,为皇帝把守着北大门。

    后军都督一般是由锦衣卫指挥使兼任的,其实这个后军都督是由皇帝本人兼任的。后军都督所管辖的军队是大明最精锐的,也是人数最多的军队。保卫京城的御林军c拱卫皇城的禁卫军,守卫皇宫的大|内禁军,再加上随时只听从皇帝的神秘部队锦衣卫,总数超过三十万。其中还有一支就连锦衣卫都不太清楚的军队,那就是由内|宫太监亲自指挥和领导的东厂黑衣箭队。据说锦衣卫和黑衣箭队是皇帝手里最精锐的两支军队,已经秘密地为皇帝办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

    中军都督姓朱,但不是朱元璋的直系后人。他的姓是一个赐姓,也就是说他们的祖先是后改的姓。他们的祖先是明成祖朱棣时期赫赫有名的朱能,也就是朱棣的亲信大将。朱能是孤儿,父母死于战乱时期,从小被朱元璋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马秀英马皇后收养。朱能和朱棣差不多大小,从小和朱棣在一起,也就是朱棣的贴身保镖。朱棣年轻的时候,随着父亲朱元璋东征西讨,朱能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朱能年纪太轻,朱元璋并没有太重视这个小伙子,只是赐姓为朱,算是他们朱家的家奴了。朱能后来一直跟随朱棣,在靖难的时候,他和另外一个大将张本,一起辅佐朱棣起义。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朱能不愿意当什么大元帅,只要求帮朱棣镇守南方。朱棣爷觉得朱能是一个知道进退的好人,所以赐下国公封号,并让朱能以及他后人永远担任中军都督,帮皇家把守凤|阳和长江。

    右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姓张,他的祖先是和朱能齐名的张本。不过后来的事情可比朱能家精彩多了,张家曾经一度成为大明第二家族。由于朱能主动承担起镇守南方的责任,张本也提出帮明成祖朱棣镇守北疆的奏请。但是朱棣虽然已经基本平定江南,但是还有许多的问题。第一,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朱允没有死。一旦朱允出来登高一呼的话,朱棣的皇帝宝座就不会太稳当。第二,各地的藩王动态不明,好像也不是太听话。第三,军队经过这次战乱之后,有点不稳定。第四,北方蒙古人一直蠢蠢欲动,时刻威胁着大明的安宁。建文帝和皇族的事情,外人插不上手,朱棣爷只有自己面对。军队和北方的安全就成为了朱棣左右手们最大的责任,朱能坐镇凤|阳,不但可以帮着朱棣镇住各位藩王,而且可以控制住军队不稳情绪。张本就提议去北方,帮朱棣管住蒙古人。朱棣就把北方军权交给了张本。但是朱棣留在南|京,北|京的皇宫几乎没有开工,所以朱棣需要一个大将帮他镇守。张本就成为了这个最佳人选,成为了北方军队的实际负责人。在一定的时期里“南朱北张”,是大明军队两大势力人物。张家不但有张本这个出名先人,而且还有一个牛人张辅。张本为明成祖朱棣镇守北方,也不过是一个国公而已,可是他的儿子张辅就比他风光多了。张辅是张本的二儿子,从小在张本身边长大,看见的c听见的都是部队的事情。张本死后张家两个小子因军功升为将军,张家大儿子继承了张本的国公地位,张辅也当上了一个侯爷。可是张辅后来居上,在边关屡立战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