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回 借尸还魂十三(第1/4页)  谜案追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泰一路上一边走一边想着相关的问题,这种案件不要说在明朝,就是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说过。这不光是在对付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好像锋头指向一个政党或者整个朝廷。难道真是一群想推翻朝廷的不法组织做的?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对,这些人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也不会布下这么一个局来对付朝廷。对于这些作乱的人来说,既然要对抗朝廷或者地方官府,就要手上有人和钱。有了人才可以起事,有了钱才可以购买武器和战马,有了人c有了钱c有了自己的地盘,才能真正得和朝廷据理力争。杀官是为了震慑地方上的百姓,更是为了得到民心。可是这案件里所有的死者不但不是朝廷官员,更是一些地方上的老百姓而已。虽然他们自己说是被一个个官员附了身,但是这些官员都已经死了,而且死者复活后不久就有自己把自己弄死了。对方布这么一个局,到底是为了什么?总不会平白无故的花这么多心思出来,只是为了好玩而已。

    秦泰看过了所有的卷宗,也已经把所有的内容记载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所有的死者并不认识,更不会和所附身的官员有任何的联系。更为奇怪的一点,所有的死者几乎都不认识字,都没有上过学,可是死后复活所说的话不但条理清楚明白,而且冠冕堂皇,不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能说的出来的话。当时朝廷为了管好地方上的百姓,所以并没有普及教育。一般的老百姓不但没有读书的机会,更是没有能力上学。所以大量的老百姓都不可能会说官面上的话,更是不知道官府的规矩。所以才有了讼师还有师爷,老百姓要告状就要找讼师,要见官员就要先去找师爷。在他们的带领下,老百姓才能知道官员的职位和权力大小。所以这些死者根本就不可能认识那些所谓附身的官员,更不可能把官员的生平事迹说得这么清楚明白。这也是所有办案官员不能理解的一点,也是最后导致所有官员不敢接手这件案子的主要原因。

    秦泰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也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所有经过他的案子,秦泰都一一调查清楚审理明白。办案的程序秦泰知道,破案的关键秦泰也知道,可是这件案子对于秦泰来说,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秦泰不相信鬼神,更不相信什么已经死了的官员会附身到刚死的老百姓身上,然后把自己的罪恶说出来后,自己再把自己给杀了。这么做一定有原因,有它的实际意义,可是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想吓唬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想利用这些事情威胁朝廷?还是想挑起官民之间的矛盾,好让他们顺利起事?或者是想利用这些事情绊倒c推翻某一个人?导致一个政党或者一个朝中的大佬下台?秦泰觉得都有点像,但是又都不太可能。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找不到这个目的,就算抓到了对手,也不能解开这些案子的真相。

    一般来说,所有的案子都有一定的规律。首先调查死者的身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排除或者内部问题之后,才把注意力扩大。“他杀”无非是这么几种,第一种是“仇杀”,就是死者和凶手之间有仇怨,凶手或者是报复,或者是买凶,杀死了死者。凶手要是和死者有直接关系,凶手就要为死者抵命,这就是早在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时候就立下的规矩“者死”。要是凶手雇凶,凶手为主犯,杀手为“工具”或者从犯。凶手死罪c杀手终身监禁或者劳役十五年之上。第二种是“情杀”,也就是说死者和凶手之间有感情上的纠纷。不是死者勾引了凶手的妻子,被凶手知道了杀了对方,就是凶手先勾引死者的女人,然后奸夫联手迫害死者。一般来说,这种“情杀”事件在明朝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离婚这种说法,男人更不会允许自己的老婆和其他男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一些想要自由的女人,得不到自己丈夫的“休书”,就不能合法的再找其他男人。只好暗中或者直接“干”掉自己的丈夫。朝廷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都是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