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第1/3页)  三千弱水,十里桃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历一千六百零一年秋,后世广为流传的白鹭会战打响了。

    参战的有贯匈国,秦国,千水国,妖国,灵国。

    秦国率先出兵,皇濮为帅,范通为先锋,引兵四十万,直击贯匈国由孔兴嘉率领的三百万大军,秦军且战且退,将旷野游击之术发挥到极致,与贯匈军胶着不下。

    半月后,妖国出兵六十万,拓跋槐为先锋,挺军直击贯匈东侧,牵制住了贯匈五十万军。

    又十日,灵国出兵八十万,茶茶为先锋大将,由西侧向贯匈发起了攻击,牵制了六十万贯匈军。

    又半月,千水国五十万大军感到战场,欲从贯匈军的背后袭击,却不料贯匈早有察觉,双方激战数日,千水不敌,无奈的退向秦军方向。

    但令世人没有想到的是,秦军背信弃义,范通引兵三十万于千水国的行军路上伏击,霎时间令千水军伤亡惨重。

    更令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千水国被伏击之后,短短一个时辰,贯匈军的百万大军便已经赶到了战场,随后与千水军合兵一处,围剿范通率领的三十万秦军。

    这一场伏击战后,范通重伤垂死,三十万秦军近乎于全军覆灭。

    而这三十万人的牺牲并不是无用的,他们用生命的代价,为秦国,妖国,灵国三方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包围贯匈百万大军与千水国五十万大军的时间。

    那一战,贯匈国的百万大军与千水国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那一战后,双方达成了共识,止兵十日,暂且修整。

    十日后,三国引兵一百五十万,贯匈引兵二百万,双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三国兵少,却死战不退,贯匈兵多,但斗气略有低沉,是以此战打的是难解难分,血流成河。

    在战争最为惨烈紧要的时候,一支仅有三千人的小军队横空出世,这三千人,具为四星战师,虽然个体的修为不甚高,但联起手来,却有移山填海之威。

    这三千人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战局的走向,使得胜负的天平慢慢的开始向三国倾斜,且倾斜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

    这最后的决战,足足打了十个日夜,最终,贯匈兵败,孔兴嘉引不足百万残军仓皇向奕江逃去,却不料,奕江沿岸,早就有三十万大军埋伏于此,见孔兴嘉前来,悍然出击。

    三十万以逸待劳的虎狼之军,与不足百万的仓皇之师相较量,结果可想而知。

    孔兴嘉再次兵败,知道自白鹭平原渡过奕江的希望破灭了,不得已之下,只能一路西进,冲破重重阻挠,最终逃进了千水国的国土。

    白鹭会战,也随着陆继携数十万残军逃进千水国而落下了帷幕。

    战后统计,白鹭会战,五国共计五百万人留在了三万里白鹭平原上,成为了这一片旷野的养分。

    可以预见,白鹭会战,必将流传千古,必将传扬四方。而在这场会战中,那几个人的名字也必将广为流传,成为世人口中的焦点。

    其一是陆信,可以说,陆信本人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但他的存在,在后人的眼中却成为了贯匈国失败的导火索。

    其二是陆继,陆继其人,前半生战无不胜,无一败绩,可却被皇濮用计陷害,从而使得贯匈国的军队从稳扎稳打变成了求胜心切,行险冒进,导致了贯匈国最后的失败。

    其三是孔兴嘉,对皇濮用计不成反被其害,是白鹭会战失败的直接责任人,足以成为一生的污点。

    其四为范通,外号胖子,其在白鹭会战中表现出的英勇以及无敌之姿令世人望而生畏,被好事者称之为狂神。

    其五为拓跋槐,那如渊的背影仿若一座大山般压到了世人的心头,其于一战中独自断后,以一人之力阻止三十万大军十日不得寸进,其实力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