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何为美学(第2/6页)  电影求索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期间,语境的转变与之前的艺术之间的跨界尝试相似,但表现为更加注重感知c体验和互动的特质。

    第二,新媒介的影响。

    随着媒介作用的逐渐加深,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当下及未来艺术发展的某种趋势。

    第三,体验与感知的未来。

    观者褪去被动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

    身份的转变使得传统艺术从创作者到观者观看的过程转变,人们的存在感和身份逐渐得到确立。

    当体验和感知成为生活常态的时候,后现代主义无论语言c符号还是解构等关键词也随之成为常态。

    由此,我们很可能产生疑惑,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何后现代主义不革新或更迭为其他主义?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后现代的特征:无中心c无意义c无原则以及消解一切,这使得后现代成为多元文化的代表。

    其次,制造“新的立场c新的语境”是后现代的责任,从目前的艺术发展来看,这种责任依然是艺术家创作的潜意识影响因素。

    第三,当代艺术家的创新多于之前若干年提出设想,艺术家似乎再将前辈的设想变成现实,这与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影响程度正相关。

    当“后”不足以跳出现代的鸿沟时,更为新式的主义也不足以脱胎于“后”。

    因此,想要实现主义的更新换代,需要时间c科技c社会c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3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出现的文学思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要包括荒诞派戏剧c新小说派c黑色幽默c垮掉的一代c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复古意识。

    文学家在创作时不仅继承现代主义的某些观念,也在创新的同时加入部分对更为久远的时代的复古情怀。

    作品在此时既成为现代主义的外指文本,又成为后现代典型的反身文本,自我建构和颠覆的表征成为当时小说不可缺失的表达。

    第二,对不确定性形式的迷恋和拆解。

    后现代主义文学家与现代主义文学家一样,对文学的形式有深切的迷恋之意,将拼贴c重组等特质融入文学撰写中。

    当“人死了”之后,强烈的悲观主义情绪影响后现代创作,形式不再是目的,而指向过程。

    形式往往展开于某种不确定因素中,并在不确定的思维中完成作者的意图。

    第三,注重语言的本体论观念。

    后现代文学的创作主要“以语言为中心”和“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语言尤其是符号的意义与革新,以期通过构建独立的语言符号体系,使文学作品具有小说指向性之外的独立文本和语言。

    后现代文学力求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呈现某种与亚文化相对应的亚文学倾向。

    以罗伯一格里耶c西蒙c杜拉斯等为代表的新小说派,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c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c胡塞尔的现象主义等的影响,强调削弱作者对小说的控制以及思维情绪对小说的影响,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打破时空结构和叙事结构的方式,对世界进行客观的理性再现,从而改变僵化的c墨守成规的传统语言和写作方法。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思维影响,在文字中突出对荒谬c病态c嘲讽等的看法,强调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力感。

    其次,科幻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