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章 紧缺人才(第1/2页)  大唐李承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另一边,李承乾兄弟四人经过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大唐科技院殿前。

    大唐科技院乃是在原来西山训兵营的基础上扩建的,定眼一看,只见那殿群层次有序分明,错落有致,殿群成方形,最中为正殿,亦称为前殿,前殿后面是后殿,乃是供官员休闲小憩的场所。各个殿之间设有通道长廊,长廊宽阔高大,上有棚繁忙,但也新奇。可现如今试验规模大了,原料的准备,竹筒的挑选,都落在我三人身上,一边忙着做实验,一边还要做粗活儿,甚是烦心。”

    万事开头难,李承乾也知道大唐科技院初始阶段定然是举步维艰,可是骨头再硬也得啃,只要迈出去了第一步,那麽第二步、第三步便轻松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缺人之事真的还需尽快解决,李承乾心想要不在整个大唐内开展一次选拔活动,类似于后世的科技发明大赛,挑选一批藏匿山野的有学之士,纳入大唐科技院,也好让大唐科技院快速运转起来。

    念及此,李承乾笑道:“青雀、小贞,你们在忍耐些时日,回头我与阿爹再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挑选到一批人才。”

    听完李承乾的话后,李贞无奈的耸了耸肩膀道:“那我再忍忍,不过大兄要尽快哦,我都有些不厌其烦了。”

    李承乾白了一眼李贞,这家伙纯粹是三分钟热度,当日吵着闹着研究震天雷,现如今又是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真是长不大的孩子。

    李承乾没再理会李贞,莞尔朝着武士彟继续追问道:“武尚书,那发展司又当如何?”

    发展司其实是李承乾突发奇想的一个部门,发展司不同于其他五司,它不曾下设任何分监。当时廉价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马蹄铁等发明,李承乾实在是不知道将这些发明放在哪个部门继续研究改进,故而便单独成立了一个部门,唤作发展司。

    武士彟语气平缓道:“目前整个大唐科技院只有发展司运作最为顺畅,廉价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马蹄铁这些巧工由于是殿下亲自革新过,发展司这些时日又稍稍的改进了一番,现如今工艺俨然成熟。只要廉价造纸作坊、免费学堂一旦建成,那么廉价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术便可直接投入使用。”

    听完武士彟的报告,李承乾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大唐科技院任重而道远,他是想将大唐科技院打造成整个大唐乃至整个世界的科研巅峰所在。但是想要实现此目的,谈何容易,资金倒还好说,若是经费不足,即便朝廷不拨款,李承乾也有法子能挣到钱,可是人才的稀缺,那真的是束手无策了。

    李承乾忽然想起要建立长安学院的事,连忙道:“武尚书,长安学院修建一事乃是由你工部主导,不知进展如何?”

    武士彟微微茫然,他不知道李承乾为何又谈起了长安学院,良久,才开口道:“殿下,贞观六年陛下便以拨款划地,然当时忙着修建大唐科技学院,无暇分身,故而......故而那长安学院之事还未有着落。”

    还未等李承乾发话,一直默不作声的李恪清了清嗓子道:“大兄,我尚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

    “小贞有何事,但说无妨。”

    李恪回道:“大兄,现如今父皇于大唐的整片疆域修建起了免费学堂,大兄为何还要修建长安学院?这岂不冗长重复?”

    李承乾笑道:“小恪,你可知未来的长安学院所教授的内容几何?”

    李恪答道:“难道不是平常所学亦或者加上大兄曾言的算学?”

    李承乾摇头道:“免费学堂或许教授那些平日里尔等所学的经学史书,然长安学院教授的内容远不只这些内容,长安学院里面分理工类、文史类和军论,理工类包含算术、水利工程、工巧匠等,文史类则包括法家、儒家、纵横家的诗文经史类,政论、农商管理、音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