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称骨测相(求收藏)(第1/3页)  大唐李承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承乾沿着山间小径幽幽折返,他心念道,若想辨别清适才之事是真是假,只要找到自己与袁天罡合葬的棋坟一探便知。

    很快,李承乾便来到了梦中葬棋之地,定睛一看,只见那厚实的土壤上赫然竖立一块木牌,上面用大篆雕刻有:“法天象地,毁棋告符”八字。

    今日匪夷所思之事甚多,李承乾也变得些许麻木,并未显得惊慌失措,他轻轻地蹲下身子,将棋坟上的夯土刨去,发现坟里面安放的物品正是梦中袁天罡砸碎的棋盘和棋子以及袁天罡那多出的半截黝黑手指。

    或虚或实,让李承乾茫然不解,一切的一切已经超脱出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方才一幕倘若是梦境,那此处的棋坟作何解释?若真真实实发生过,那完好无缺的“东篱亭”又从何说起?

    “罢了,罢了,等待日后寻到袁天罡再做打算”思绪无明之际,李承乾不由一叹,随即准备将刨出来夯土填起来。

    “咦?”掩埋夯土时,李承乾发现棋坟里露出了一小块锦帛,回想起自己与袁天罡葬棋时,从未放入任何丝绸绫缎,李承乾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眼睛陡然一亮,连忙拂去锦帛上积压的碎石砾,轻轻的将锦帛抽取而出。

    锦帛乍一看,长宽各一尺,色泽不似李承乾平常见到的那般泛黄,反而白皙柔软,丝质均匀。

    李承乾慢慢铺开锦帛,却发现锦帛上用着大篆工工整整写了两行诗,字迹苍穹有力,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底蕴深厚、刚柔并济,恐怕没有个数十载的勤学苦练,很难书写出如此风姿卓越的大篆。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唏嘘,这不是推.背图麽?”李承乾心中惊呼不已。

    推.背图是由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两人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将大唐以及后世数千年的历史测算无疑,悉数推尽。

    面前锦帛上的两句诗乃是推.背图的第三卦象,日月当空即为曌,不文亦武则为武,此卦相指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李承乾紧皱眉头,好似拧出水来,他不明白袁天罡欲意何为?难道是想提点自己小心武媚娘篡唐?照理说自己从后世穿越而来,还能让那历史重演乎?不对,未来的事,谁能说得清楚,保不齐自己阴沟里翻船,真的让武媚娘荣登大统,念及此,李承乾突然一股狠劲上了心头,心忖道,要不直接将武媚娘杀了,以绝后患?

    回想起城南山边,那妙龄少女恬静的听着自己讲故事,为了女儿国国王悲凉的爱情婉转轻泣,李承乾那颗坚硬的心儿又柔软了下来,对待如此纯真少女,李承乾还真的下不去狠手。

    “罢了,罢了,媚娘还只是个孩子,日后多多提防便是,若有异动,再杀不迟”李承乾为自己的不忍找到了一丝勉强的借口。

    李恪、李泰还在前方等待着自己,李承乾怕二人有些着急,故而将锦帛收于袖内,又将棋坟重新掩盖妥当,便转身而去。

    ......

    待李承乾走后,东篱亭旁出现了两个人影,默然的看着李承乾渐行渐远的背影。

    “师尊,想不到淳风师兄托人送来的曼陀罗花真有奇效,竟能让三位皇子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幻境。”

    “哈哈,那曼陀罗花虽然厉害,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此处气温适宜,鸟语草香,凉风袭来,最容易使人昏睡,加上你我二人故意的引导,哪怕这三个小子定力再足,也会着了我们的道儿。”

    东篱亭内对话的正是袁天罡以及曹子平师徒二人。两人其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