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此乃昏君(第1/3页)  大唐李承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贞观大治七年,从正面来说,国库盈余确实比武德年时多了不少,李世民很幸运,他不仅得到了诸多名将的拥戴,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地跟随他,连以前拥护李建成的旧时东宫辅臣亦是二话不说陪着他干,不仅如此,李世民麾下还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治世名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告老还乡的萧瑀等等……

    由此可见,李世民天生具有领袖的气势,如同后世游戏中拥有统御一般的技能,只要释放统御技能,任何名将名臣皆逃不过脑残中毒,死心塌地跟着李世民,任何大逆不道的事都敢干,而且干得毫无顾忌。

    因为这个了不起的本事,李世民与朝中的名将名臣们共同治下了一座越来越有希望的锦绣江山,对内施以仁政,对外强硬蛮横,与武德年相比,贞观这七年来无论国力还是军力,无论国库还是民间,无疑比当年强盛许多,整个大唐渐渐在朝国富民强的方向大步前进。

    然而,终究只是“前进”,而并非真正达到了国富民强的地步,事实上这些年虽然强盛了一些,但李世民登基后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外战争,也消耗了不少国力,更重要的是,如今大唐人口奇缺,整个大唐才一千五百来万人口,真正的壮年劳力更少,他们要种地,要生产,要农桑织布,要烧窑制瓷……行业太多,然人口太少,朝廷和官府不得不出.台许多政策鼓励民间百姓多生多育,连寡妇都不放过,三天两头有官媒上门催嫁……

    当一个国家站到巅峰上,用俯瞰的姿态扫视周边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幻象,这些幻象有的情当自娱,有的却足以致命。

    李世民便沉入了这个幻象里。

    唐军天下无敌了,皇帝指谁灭谁,东.突厥、西突厥、西域诸国,全部被大唐横扫覆灭,国家一天比一天强盛了,国库每年所入盈余越来越多了,更让人偷着乐的是,自己的儿子,大唐的储君,竟然发现了土豆这亩产二三十的口粮,一旦育种成功,恐怕天下百姓再也不会为粮食而发愁了,古往今来,哪个皇帝能够做到百姓年有余粮?廉价造纸术、免费学堂、震天雷......等等一系列的措施或科技正在逐步实施,恐怕这些政策一旦落实下去了,整个大唐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哼,到时候,那秦始皇在自己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民无忧,君无患,如今平白多了九百万两白银,能用来干什么?

    除了修建大明宫,李世民实在想不出该干点什么了。

    可是,李世民站在山巅往下看,看到的终究都是一场幻象。

    朝堂霎那间得诡异莫测,有人缄默不言,有人目瞪口呆,还有人怒气冲冲的盯着李世民。

    重修大明宫无疑是一项恶政,门下省侍中魏徵一马当先道:“陛下,大唐初立不过数十年,怎可如此劳师动众,大兴土木?”

    李世民轻飘飘道:“魏爱卿言重了,朕并非大兴土木,修建大明宫的钱朕不会从国库里拨款一毫一厘,皆用这缴获的九百万两白银作资,再者这修建大明宫还为天下百姓解决了不少生计问题呢,何来劳师动众之说?”

    “这......”魏征被李世民轻飘飘的几句话说的,顿时大脑有些短路,不知该如何反驳,眉头紧锁,尤为不甘。

    见魏征熄火了,弘文馆学士褚遂良接着道:“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需贵闻民意。昔日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人怨恨,此乃民心所向也。后有秦始皇营建宫室,天下之人皆是谤议,就是因为始皇徇其私欲,致使天下百姓怨念四起。如今陛下只不过多得了半年赋税,就为了一己之私欲不念天下寒民之苦耶?”

    褚遂良声音激扬,但语气还算温和,只是在李世民耳里,却不是那么回事了,他感觉褚遂良这是拐着弯儿骂自己是昏君,故而阴沉着脸,冷哼道:“如此说来,你们是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