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老君洞:假如(第1/2页)  巢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萧洪试探着问了一句,“师父你的意思是……这次‘老君显圣’,没有成功?”

    “呃……”高璿方丈翻了个白眼,显得很不高兴,“你是这样的反应,那当然不会成功了!”他看到萧洪困惑的表情,又解释道,“你还不明白啊?嗯,那我来问问你,对这教派与教派之间的关系,你现在有多少了解?”

    萧洪心想,师父果然问起这个!何庆山之前就提醒过自己。也不知道师父问的是哪个教派与哪个教派的关系。

    萧洪想起,前一晚鲁道士正好讲起一些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巧了。不管高璿方丈问的是什么,反正自己知道的,就只有这些。

    于是萧洪回答说:“也不知道师父问的是什么?虽然我闭关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但是最近听别人说起,也知道一些……”

    “哦?那你说说看。”方丈说道,“随便说,挑你熟悉的,举个例子……”

    萧洪略微思索一下,就把那鲁道士说过的内容,简单复述了一遍,从太平道说到五斗米道,又从北迁的天师道,讲到了后来的上清派和灵宝派。

    师父听着,笑着点了点头。

    萧洪说着,又想起自己以前听过,清微派与上清派之间的关系,于是说道:“《清微仙谱》中说,道教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与老君,又再一传衍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之四派,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又复合于一……”

    “哎……行了,行了,不用说了……”方丈连连摆手,打断了萧洪,“这个清微派‘合流诸派’的说法,你就不用再细说了……”

    萧洪被方丈打断,一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又听到方丈说:“咳,这准是何庆山那个书呆子告诉你的吧?这些事情呀,你要是信了他的,你就掉坑里了……!”

    萧洪一愣,他也记不清,这个说法是曼儿讲给自己,还是何庆山教的。但他随即想到,那鲁道士曾经说过,出现的早的道派,往往会强调自己源起正宗,而出现的晚的道派,往往就会强调自己合流诸派……莫非师父说的,就是这个?

    果然,高璿方丈说道:“你前面说的那些呀,倒还有些根据,至于这个《清微仙谱》么,那个是清微派自己的说法,不能全信的!……它这里说的,把人家那四派合而为一,就成了它清微派,说的倒是好听,那也得人家那四派都认可才行!我倒还想成立一个教派,把四十派、四百派都‘合流’呢,你说这个主意好不好?”

    高璿方丈这说话时大大咧咧的样子,完全颠覆了萧洪以前对他的想象。还有,方丈对《清微仙谱》的态度,也让萧洪觉得意外。他以前一直以为,对于这些教内经典,必须诚心熟记才行。

    不过,萧洪隐约觉得,这高璿方丈说的,有些道理。

    “行了,清微派的说法,咱们先不去管它。就拿你前面说过的这些内容做例子,应该可以把这个道理给你讲明白了!”方丈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瞥了萧洪一眼,又说,“这些道理呀,要是换了别人,那我可不会说的,也就是你,有点灵巧劲儿……而且,要是别人啊,就算明白了这些道理,将来他也用不上啊,可对于你嘛,那可就不一样了……”

    萧洪一边听着,一边适应着方丈的想法,就听那方丈又说道:“你刚才说起上清派与天师道的关系,也提到了上清派的开宗祖师是魏夫人,那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上清派出现的时机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深意?”

    萧洪想了想,鲁道士说过,上清派出现于东晋中期,到了东晋末年,才流传得比较广泛。而在这时,天师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早就已经势力很强了。

    方丈见萧洪没有回答,又说道:“我的意思是说,魏夫人早就得到了《上清经》,她成仙之后,怎么没早点把这经传世人?”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