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重回中心城:结构(第1/2页)  巢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心城位于巢城的中心区域。

    从外部远远看去,巢城是一个巨大的圆椎体,外形与一座小山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这座人工山的结构,它其实是包括了下半部的主体部分和上半部的通风塔。

    巢城主体部分是个截,巢城的主体部分是个圆台的形状,在圆台最底部的基座部位,直径接近五公里,占地面积将近二十平方公里;而到了圆台顶部,平台的直径则有两公里,面积也有三平方公里左右。

    在这个圆台形的主体部分上方,耸立着几座高耸入云的通风塔。

    每座通风塔都有近千米的高度,塔身与巢城的主体部分联为一体。通风塔内部布有大量通风管道,连通至巢城内部各个区域。

    通风塔口底部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度落差,因此可以借助外界环境气压和温度的变化,形成相当大的抽吸力,有助于提高巢城内部的换气效率。

    这样一来,即使巢城的通风系统暂时停摆,依靠通风塔的抽吸作用和巢城内部遍布各处的通风管道,空气交换仍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在巢城的通风塔与主体部分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对于像巢城这样庞大的建筑工程来说,除了模仿白蚁蚁巢的构造方案之外,其他任何方案都不可能在规模和结构上为其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因此,外城的建造充分复制了白蚁巢穴的各种特性。

    白蚁会使用一种“生态混凝土”来建造蚁巢,用混有自己唾液的泥土、有时也会把自己的排泄物掺入泥土当中,以获得的一种牢固可靠的建筑材料。

    而在巢城的建造过程中,大量工程机器人则充当了“工蚁”的角色。

    从工程机器人的喷射口中,可以喷出熔岩般的高温流质建材,凝固在预定位置之后,坚固程度完全可以媲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其平均压缩强度不低于二十千克力每平方毫米,换算成压缩强度的常用单位“mpa(兆帕)”的话,相当于二百兆帕,而一般大理石的压缩强度通常只在一百兆帕上下。

    工程机器人还可以喷出熔融状态的特殊合金,与熔岩建材交替应用,二者凝固在一起之后,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韧性。

    不计其数的工程机器人协同工作的结果,就是整个巢城一寸一寸地、但却是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从平地上“生长”了出来。

    在外部形态成形的同时,巢城的内部,也由“工蚁”机器人们构造出各种空间。

    即使是在巢城建成之后,总控系统仍然在不间断地进行着海量的应力计算,大量工程机器人也根据这样的计算结果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建造和改建,在厚重的岩体内部重新修建出四通八达的憩室和通道,用以适应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同样道理,与通风塔相连的那些通风管道,也需要根据总控系统的计算结果不断进行改建,以保证这些通风管道能够以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最佳方式分布至巢城各处。

    这样的情形常常让人联想到,蚁巢内部也常常建有食物贮藏室、育幼室、皇室和有大量兵蚁集聚的守卫室,还有各种四通八达的通道连接各个空间。

    因此,不得不说,巢城的这个主体部分几乎就是白蚁蚁巢的巨大翻版。

    可以想象,即使装备了大量的人工光源和最先进的通风设施,这样的生活环境也远远称不上舒适。

    所以可以理解,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睡仓和梦境程序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慰藉。对于他们来说,“巢城”这个名字和他们白蚁一般的生活状态紧紧联系在一起。

    但是,在巢城内的最核心部位,还有一个叫做“中心城”的区域。

    对于中心城居民来说,在巢城的生活有着另外一番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