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8章 数据还行(第2/3页)  重生潇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就是跟《最炫民族风》的销量差不多,所以,我坚决反对出钱向生产厂家预定生产线的事情。我们前期已经备货了八十万张,这些备货完全足够我们在自己的生产线上慢慢生产,一边生产一边销售。只要我们的生产线不出事,四个月也能生产一百五十万张专辑,足够了。”

    一个高管也说道:“对啊,张总,我虽然也认为这张新专辑里有好几首歌不错,但周延以前的歌很多都是叫好不叫座。我们为这张新专辑做了不少公关,这张新专辑也蹭了《最炫民族风》的不少人气,可第一天的销售量还没有《最炫民族风》的销售量多,所以我不认为它能卖到两百万张以上。当时《最炫民族风》这张单曲专辑还没有备货八十万呢,怎么可能不够?”

    财务总监见有高管赞同自己,马上又说道:“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现在我们把它牵出来溜了,已经知道了它的潜力,没有必要再准备太多的资金在它的生产上。”

    像天机传媒这种公司,表面看起来家大业大,人们以为它钱很多,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毕竟他们要养很多签约歌手、演员什么的,还有养乐队、作曲作词的作者,还有其他行政职工,比如广告宣传、市场策划、公关、法律等等,还要跟很多媒体保持良好关系,比如交好电视台、报社什么的,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公司的资金来源却相当有限,最主要的来源就是销售唱片专辑和商演。

    如果歌好,唱片专辑销售自然好,商演的价格自然也高,公司的收入不用说就会大增,大家的日子就好过,制作唱片专辑什么的就舍得投钱,就算浪费一点也关系不大。可是,如果歌曲不好,唱片和专辑都没有人买,商演的价格无法提高,公司赚的钱就不够,投资到专辑的制作上就拿不出钱来。

    况且在公司内部还有一个竞争的问题,歌唱得红的歌手他得到公司的资源就多,制作专辑的时候,公司不但愿意筹集更多的资金,就是借高利贷也愿意帮助他。而歌红不起来的歌手,他的专辑制作费就不可能很多,必须要投入的资金尽可能地少投,可投可不投的资金不投,至于借高利贷什么的,更是不用想。

    这是公司所有人都知道的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所有歌手和公司的高管都认可。

    毕竟公司的目的是赚取更多的利润,资源向红歌手倾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也是前段时间周延的公关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因为公司舍不得投入太多的资金,只是利用周延过去的人气以及公司少部分钱到电台露一下面,说几句新专辑的事,就是唱歌也只能听电台的要求唱“老”歌。

    现在周延的新专辑出来,是公司临时拍板出的,是想趁《最炫民族风》的大火借一点人气。也就是说他的这张新专辑打破了公司原来的计划,压制了其他歌手的专辑制作和发行,也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其他歌手的资金。

    这本来就让那几个被挤占的歌手心有不满,让那些与那几个歌星关系不错的高管心生愧疚。原来大家也认为周延的新专辑会一炮走红,所以大家都默认了张会城提出的备货八十万张的决定,同时也安排财务部囤积一部分资金准备在周延专辑大火的时候迅速投入大规模生产,甚至为了占领市场而与另外的专辑制作厂家协商,花钱请对方的生产线停留一段时间,一旦这边需要,他们那边生产。

    当然,所谓的停留也只是书面说法,对方绝对不会真的把生产线空着不动,只不过请对方不要签定长期生产专辑的合同,能够保证天机传媒想生产周延专辑的时候,他们能够立即停下其他专辑的生产专门生产周延的新专辑。

    这种做法自然也对应地需要天机传媒付出真金白银,自然进一步压缩了公司其他歌手的专辑制作,甚至影响了已经发行专辑的歌手的销售宣传,侵害了这些歌手的利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