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7 章(第2/4页)  难择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刻被嫉妒心作祟的李寺乃,简直不像一个久经沙场的枭雄。其实李寺乃此时已经五十多岁,又终生无望进入超凡境,ròu身只是凡夫而已,此时已经开始衰老。人老了,被情绪左右,判断力失常,也是难免。

    其实不光李寺乃这样,这天下的人,大多不都是如此么?

    不过李寺乃好歹是一代枭雄,吃痛之下,立马就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先前轻视了突辽人,才有此败。“幡然悔悟”过后,李寺乃又恢复老本行,开始缩头等死,死守城池,任凭突辽人怎么挑衅,就是不肯再出城迎战。

    这天下的人,大多习惯在做事之前,先畅想一番美好的前景,把自己沉浸在不切实际的成功美梦当中。等失败了,又找出种种失败的必然原因,说这不是人力能扭转的。还美曰其名,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学学孙子的兵法吧,大兄弟,“先为不可胜”,做事之前,先找出可能失败的原因才是正经。

    只可惜,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难,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成功的人永远是极少数。

    再说了,他李寺乃也去不打听打听,连定北守备团这样的强军,在大胜突辽骑兵之后,都选择了紧守营盘,闭门不出。他李家居然认为自己能趁机捡个现成便宜,结果便宜没捞着,反而崩坏了自己的门牙。

    这一场大战过后,李家损失了超过三成兵马,实力大损,再也不敢出城与突辽人浪战。突辽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前前后后被定北守备团和李家总共打掉两万骑兵,兵力锐减。突辽西路大军统共就六万人,本来指着这些兵马围住洛都城就有些困难,这下子,兵力更加捉襟见肘。迫不得已,突辽人也收缩了战线,主动放弃数座围攻已久的城门。

    突辽人纵然一贯横行,看着彪悍凶蛮,那是下级兵士。突辽上层的贵人们,此时还没有被平周朝掳掠来的财富彻底腐化,还是保留了相当清晰的战略头脑。西路军的统帅,阿史那黑背这几天一直在为着那战死的两万兵士心头滴血。草原上生存艰难,人丁繁衍更是困难,整个突辽族,到现在,老幼男丁加起来,都不足百万。

    阿史那黑背最看重的,还是麾下儿郎的数量。由于草原生存恶劣,凡是能长到十三四岁不死的男丁,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无需特殊训练。恶劣的自然环境,就是突辽人最好的军事教官。在恶劣环境下长大的突辽男丁,也是最富攻击xìng的兵卒。因为他们迫切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看到任何好东西,都会豁出命去抢,去杀。

    可这上苍,也是无比的公平,他让突辽男子生xìng好战,个个都是强大的精锐骑兵,却也使得突辽人丁口稀少。不少男丁在成年之前,就会因草原上的寒冬,和疫病而夭折。

    阿史那黑背十分清楚,现在的突辽大汗为什么能称帝,能独占族中的大权,就是因他手下兵马最多。所以每次战后,突辽皇帝分得战利品也最多。在洛都城下这几仗,折损自家两万多骑兵,阿史那黑背的整个心都在滴血,甚至他自己所受的重伤,都不曾让他如此难受。

    突辽人现在看似是个统一的帝国,但其实在内部,依然延续着古老的传统。三大原始部落,各掌麾下精锐骑兵,西路,中路,东路,这三路突辽大军,就是组成突辽帝国的三大突辽部落:绝突,契辽,还有完金。其中突辽皇帝的部族,正是突辽人中最大的一部,契辽。

    军国大事,看似旨意全出自突辽皇帝一人之手,其实都是三家共议的结果。阿史那黑背手下这些骑兵,不仅仅是他攻城略地的兵马,还是他在帝国权利架构当中的基石。这死去的两万骑兵,可是说是伤了阿史那黑背的根本。

    重挫之下,阿史那黑背也不复最初的意气风发,开始谨慎起来。加之现在北面有定北守备团虎视眈眈,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打过来,突辽人干脆收缩兵力,把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