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9 章(第2/4页)  难择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样。还别说,让孟邹这一带,海东一省,还真出了不少英雄豪杰。

    这位先贤孟邹所修的原气却又与别人不同,单有一个名堂,叫做“浩然之气”。

    当世时,有人向这位孟先贤请教原气修行之法,这位先贤就说出了震铄古今的那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从此以后后,世人管这位孟邹所修的原气,叫做“浩然之气”。

    孟邹在功成名就之后,却不贪恋,反而是回到家乡,一心扑到了教育事业上,立志要教化自己的家乡海东一省。

    这原本遍地是响马土匪和海盗的海东省,出了这么一位大贤,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偏这位大贤还想要教化世人,于是乎,海东省这个混乱之地,孟邹的家乡,就成了这位大贤教化的首选。

    这位大贤耗时十年,亲自动手收拢了海东省内的每一支响马,海盗,就连仅有俩三人的小贼窝都被他揪了出来。然后这位大贤用皮鞭和木棍,还有亲切的“谆谆”说教,又耗时十年,终于把个蛮荒之地,所有的海匪山贼,全部教化完毕。穷二十年之力,终于把这匪类的乐园,变成了首屈一指的文教大省。

    当然了,这位先贤的教导也很有意思,他从不曾想着把这些草寇全都教成良民,又或者教他们放下屠刀。这位先贤反而教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所以在海东省这个地方,从那孟先贤教化过之后,就有个奇怪的规矩,凡是官员到这海东省来走马上任,都要被抢一遭。而且秉持着大官大抢,小官小抢的原则,一律按照官职大小,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你要是没带足够的枚银钱,那不好意思,你这个官暂时还当不了,这帮受过教育的强盗会抢走你的官印,等你拿银子来赎回去。

    从此以后,海东这一省,普通百姓个个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官员和为富不仁的那些土豪劣绅则倒了大霉,时不时就会被抢上一把。

    后来有个强盗不幸被抓,有人就开始审问那位大贤当年到底教了他们什么,他们居然会放着最好抢的平头百姓不抢,反而专门去抢那些官员和豪绅世家。

    那位被抓的强盗受不住酷刑,终于在临死前,高声喊出了那句流芳千古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最贵,当然不能抢了,抢社稷是造反,君在中神城呢,轻易抢不着,只好去抢那些不贵的官员和豪绅世家了,你说是不是?

    这句话喊出来之后,朝廷就开始封禁这位孟邹留下的著述3,但这位先贤影响力实在太大,朝廷也很难彻底封禁。最后不得以,只能另外扶起一些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地里一片肮脏的伪儒。然后大力推广这些伪儒的著述,从而达到愚民的目的。朝廷皇族联合权贵用了几百年,终于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给硬生生扭了过来,扭成了现在流行的“君贵民轻”。

    这海东省,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省。这里的普通百姓,大多都很豪爽厚道,这与当年那位大贤的教导也是有着很深的关系。普通百姓在豪爽厚道的同时,也都有着悍勇无畏的另一面。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土地,这样神奇的百姓,才会产生出孟邹这样的大贤。

    突辽人的东路大军在侵入海东省之后,面对的就是这些海东省勇猛无谓的“百姓”组织起来的,无穷无尽的骚扰。而且这些“百姓”简直比突辽人还会抢劫,他们从海上来,从山沟里来,从树林子里来,抢你一把,放一把火,接着就抽身而走,绝不跟你纠缠。他们都是熟悉当地的地势和海路的地头蛇,突辽人要追,根本就追不上。不少追击的突辽骑兵都在深山里迷了路,中了埋伏,最后成了饿狼的大餐。

    在这种情况下,突辽人东路大军数万兵马,和三万多新附的降兵,在海东省根本就毫无用武之地。后来实在没辙了,阿史那狼青采纳了洪乡青的意见,不再分兵劫掠乡间,而是选择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