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6 章(第2/4页)  难择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受到昨晚识海中出现的画面启发,李得一决定模仿那记忆画面中的内容,他也要编纂课本,也要给每个学员都发一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就连李得一,都被自己的大胆想法所震惊,那要花多少钱?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从哪里找那么些会写字的人来抄书?若要刻印,就要有会刻雕版的印书匠,然而眼下整个定北县都找不着一个。

    尽管有这么多困难,然而李得一身上那股子庄户人家特有的犟劲儿,再次帮了他的忙。李得一决定咬着牙把这事儿干下去,他就不信,就是不服。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总有一天,他也要把那课本发到每个学员手里。事儿得一步一步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先把这学堂的章程都拟出来,然后再想课本的事情。

    与这仨铁匠商议了半头晌,终于大略定好了学堂的各种章程。这时也到了吃晌饭的点儿,李得一亲自去火头营,从王壮彪那儿取来好酒好菜,跟这仨铁匠好好吃喝了一番,这才回到自己的小屋里。

    一回到屋里,李得一马上坐在那小桌旁,拿过一张纸开始写告示,共有两种,其一是奖赏一千枚金钱,求造甲良方,最好是平周朝太祖时传下来的技艺,其他亦可。其二就是,新成立的定北刚铁学堂招收学员,学成之后,统一给予威北营二等战兵待遇,其中的优异学员可以配发乌木牌,享受一等威北营战兵待遇。

    之所以求造甲良方,并且写明求平周太祖年间的造甲良方,只因李得一曾在《太祖定乱演义》中读到,当时平周太祖麾下的兵马,每个兵士都身披这种板甲作战。而且演义中写着,太祖定国之后,国力鼎盛时期,那时的皇家钢铁局,可以做到日产近千套板甲。

    李得一亲自测试过这板甲的防御力,防御力确实远超现在威北营所有的几类铠甲。这板甲如此之好,产量又可以做到如此之高,为何会在六百年后的今天彻底消失不见?乃至于到现在,根本就找不到人会打制这种板甲。李得一越想这事儿越觉得奇怪,按照道理来讲,根本讲不通啊。这么好的东西,应该代代相传才是,怎么会渐渐消失?现在才十五岁的他却不知道,这世上有好多事儿,按照世间的道理,就是讲不通的。②

    连夜把告示写了二十份,第二天一早,李得一的两种告示就贴了出去。围观的百姓和威北营控制下的流民,都对那高额的赏金眼馋不已,可等看到下面的内容,又纷纷摇头不止。六百年前的造甲术,谁还会记得,就算有家族秘密传承了下来,多半也不会在这西北犄角旮旯,小小的定北县中找到。

    到了下午,李得一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告示附近,搬了一溜桌子来,然后让韩福敲响了铜锣。“各位乡亲们,俺威北营的‘定北钢铁学堂’开始招收学生了,学成之后优异者,配发威北营乌木牌!正式享受一等战兵的待遇!”

    附近百姓听到这吆喝,轰一下,登时就zhà了。威北营正式一等战兵的乌木牌是个什么待遇,他们还不太清楚。可是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能拿到威北营的那种普通木牌,就是那种威北营给招募的民壮发的,做工领工钱用的木牌,那就了不得了!

    现在这块最普通不过的木牌,在定北县百姓和流民眼里,就代表着几十枚银钱,而且是年年都有!有了这块木牌,家里每年凭着给威北营做工,就能领到几十枚银钱的收益,两三年积攒下来,一家人直接就能脱贫致富。什么儿子娶媳fù,翻盖三间新的大瓦房,修一溜东屋,这些平时只敢做梦时想想的事儿,统统就能实现。

    定北县有上千家现成的例子,现如今这些拿到威北营做工木牌的人家,可成了全县人眼里的香饽饽。都是各家争抢着嫁闺女,说媳fù的对象。

    按说威北营给的枚银钱并不算多,就是那些乡间小地主,每年的收益,也有几百枚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