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3章 又是四郎(第1/5页)  东鲁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月十五是半年节。

    民间于这一日拜土地c祈雨c庆丰收。

    应鲁王妃之邀,唐氏于早饭后,乘坐马车过来王府小叙,同车的还有大儿媳严氏,随车的则只有几个近身的奴婢。

    到得王府的时候,发现郡主一家三口也在。

    思及府学今日休沐而李祥宇并未过来,仪宾庄栩就知道是什么事儿了。

    他再次向唐氏拱手道贺:“二郎今日大喜,姨妈往后大可省心了。”

    唐氏满心欢喜的同时,仍不失爽直严格:“他要是以为凭借着这点荣誉就能吃一辈子的话,那他可就大错特错了!万里长城这才迈出了第一步呢。几时他要有仪宾一半的学问,那时候,我跟我们老爷才能稍稍松口气呢。”

    “二郎是个要好要强的。”郡主朱昭槿道,“早先就听说了,近半年来,他读书进步很大。先生们都拿他当典型来教育其他人呢。”

    “当真?”唐氏不大相信,“这事儿,他根本就没跟家里说。他一向不耐烦和我们说话,他在想什么,我们通不知道。许是所有的话,全都说给四郎听了。你们不知道,那两个人,三天两头书信不断,每次都是厚厚的一沓子。——哪就有那么多话说呢?”

    “他和四郎倒是相好。”

    鲁王妃的这句话所包含的好奇甚于其他。

    尽管四郎在世字府住过好一阵子,但她却不曾见过那孩子一面,凡事,都由身边的人呈报。

    四郎危重期间,王爷倒是过去看了一遭,回来之后,道了几声“可怜”,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久居深宫,王妃对那个孩子的了解,更多来自于亲妹妹唐氏的描述。

    据说妹夫李箴很赏识四郎,由此王妃断定,那孩子的学问必然是可圈可点的。

    而听妹妹的讲述,似乎那孩子又是个很会说话的。

    会说话,就表示会看人脸色,而且,必定是个心思细密的。

    才多大的孩子,哪就有这般神奇?

    王妃对此好奇得不得了。

    能够把固执的王爷说得心花怒放,四郎的口才应该不是一般地好。

    赶有机会,倒要当面见一见才好

    严氏也参与了进来,笑吟吟道:“我倒是听相公说过,说二郎和四郎通过写信讨论学问呢。二郎读的书,好多都还是四郎推荐的呢。”

    唐氏哼了一声:“是不少,可你们没看到,全都是兵法。那些东西看多了,不光寻思着打架斗殴么。”

    话虽如此,众人还是听出了她的一丝开怀。

    王妃便道:“他若是不肯吃米麦,难不成你就不许他吃别的了?读书也是这个理儿。诸子百家,未必每个人都会喜欢。有人学医生,有人学道,有人学阴谋,有人学处事。术业有专攻这话是怎么来的?难得他肯静下心来读书,不出去给你招惹是非,光这一点,还不够你高兴的?”

    听她这话,郡主等人纷纷称是。

    王妃又道:“既是学问上的事儿,由他去。像二郎这个年纪,正是不服管教的时候。爹娘说多了,反倒招他厌烦。难得有个情投意合的,只要别引上歪路,且由他。”

    唐氏深以为然:“可不是呢。我也是因为知道四郎懂事上进,才放心把二郎托付给他的。”

    听到这话,王妃倒是沉默了下来。

    这会儿,唐氏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太满了些。

    说得到好像是她相信四郎胜过相信自己的儿子似的。

    她飞快地朝大媳妇儿扫了一眼,见后者神情温和地品着茶,并无一丝不快,不由得心下稍安。

    提起四郎,就叫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三房,想到大姑娘苏苏。

    而这也正是大媳妇心里头的一道梗,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