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3章 千头万绪(第1/3页)  东鲁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轮箭射下来,若萤已经是汗流浃背。

    她将长弓递给腊月,信步走进菜园歇气。

    窝里茄子风流椒。

    被她视若心肝的两畦番柿子已经开始挂果,一串,一串,预示着今年将会是个丰收年。

    紫色的茄子,绿绿的黄瓜,及膝的芹菜c葳蕤的韭菜,袅袅的豆角,隐约可见黄色根茎的胡萝卜,极大地丰富了每日的饭桌。

    因为今年家里人口多,老三又将菜园外围的荒地浅沟开了半分出来,无形中又增加了蔬菜的种植。

    浇地用的是西湾的水,又在家门口,没事儿叶氏就会领着香蒲红蓝几个,插空过来除草c捉虫。四下里没有人,说话儿倒是便宜不少。

    若萤扭了两根恰好处的黄瓜,在身上抹了刺儿,给了腊月一根。

    两人一边咔嚓咔嚓啃着黄瓜,一边谈论那一片在合欢镇独一份c至今仍被严格保密的番柿子。

    “四爷一直没说明白,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家里都知道这东西霸道,三娘三老爷甚至拿它跟蓖麻c夹竹桃c闹羊花c打碗花相提并论,那些草木,在房前屋后漫坡地里,随处可见,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过危险教育,知道都是碰不到c玩不得c吃不得的。

    既然是有毒的东西,但凡有点脑子的,谁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何况,当初萧哥儿还曾吃过它的苦头。有这个前车之鉴,旁人自然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若萤闲闲道:“四爷我是违法乱纪的人么?西湾那几百斤的河鱼,可是等着这个调味呢。”

    等到秋风凉了,鱼塘也就丰收了。为了能够卖个好价钱,前期的营销早从下种的时候,就开始展开了。

    真正是全家齐上阵,想尽一切方法对外宣传这一池塘的水产。叶老太爷拉乡走得有多远,这批水产就跟着走多远。冲着他几十年的好名声,零零碎碎很是拉到些潜在的客户。

    也有些人是看着叶家和三房的家境一天天好起来,心存了巴结之意,自然是满口应允到时候一定会照顾生意。

    真正的大头还是酒楼这边。

    除了老四这边,老三又在周边村联系了两三家酒馆,说好了,如果对方要的多,三房这边会免费帮忙送货的。反正现在家里人手多,跑腿打杂之类的根本不成什么问题。

    当然,光是这两条渠道,还不足以解决这么大的产量。

    叶氏的烹饪手艺再次派上了重要的用场。

    她虽然不喜欢吃河鱼,但是,却很会制作这些食材。

    偶然的一次,她将几条草鱼做成熏鱼。相比一直以来的“一鱼三吃”,这种需要耗费不少砂糖和调料的美味,算是很奢侈的一种吃法了。

    结果,一家子都说好吃。

    也就是从这顿熏鱼上,若萤发现了一条销路。

    自秋后至明年春暖,还有至少半年的寒冷期。这段时间里,万物蛰伏,不利农作却适合储存饮食。

    如果能将部分水产熏制加工,一来可以增加销量,二来,也能够给单调乏味的饭桌增加一点诱惑。

    一天到晚,除了白菜萝卜,就是腌菜疙瘩汤,大人们忍得住这样的煎熬,孩子们却未必受得了。

    熏鱼的好处在于,既可以当菜吃,又可以当饭吃。

    买的多也不怕,吊在房梁上c压在院中缸底下,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变质。

    烹饪这种事对于叶氏而言,真可谓是小菜一碟。至于销售,有了草菇酱的经历,她一点也不打怵这个差事。

    打从这个路子定下,她就开始憧憬秋后了。闲来会跟若萌c香蒲c红蓝几个算账,用多少料c出多少货,成本几何c卖价多少

    “别说,三娘的熏鱼做的还真是好吃。”腊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