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6章 姨娘心事(第1/3页)  东鲁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至于到了后来,竟有下人开始拿庶出的老三老四大做文章了。

    “爷从小就一根筋。说好听的,那叫耿直。说难听的,那就是傻。你看他那样子,很机灵吧?上树跳井斗鸡走马,不用人教,天生就会。跟谁都说得上话儿,跟谁都能作朋友,也没有他去不了的地方。可就一点:不会看人脸色。自己没坏心,也觉得人家都是好人”

    若萤默然了:父亲这个脾气,只能跟君子交往。若是和小人混在一起,只怕要给欺负死。

    “四叔是个厚道的。”没坏心,也就是嘴头子不大好。这也是没办法的,谁叫肚子里没墨水呢。

    “那是因为四老爷打小就跟你爹混在一起,所以才没有变坏。”说起从前,香蒲嘴角噙着一丝恨意,“在这个家里,嫡庶可是分得比泾渭还清楚。大冬天里,嫡子一天能分五斤炭,一冬能二千斤煤,可庶子最多只有一半。就这么着,黑心的下人还要从中短斤缺两。为了能熬过漫长的冬天,你爹和四老爷就经常在一起,这样能节省出一些花销来不是”

    老三的生母薛姨娘和老四的生母徐姨娘,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本来是同病相怜c互依互靠,不料却成了小人口中的“拉帮结群”“意图不轨”。

    而一旦有类似的传闻出现,作为正室的老太太崔氏,就会传来两位姨娘训话。

    徐姨娘嘴快,开始只管抢话,想要撇清是非。结果因为答得太干脆流畅,反倒给人怀疑是早有预谋。后来学乖了一点,不怎么吭声了,又以“一反常态”“心中有鬼”被质疑c责斥。

    终归是承认也好,不认也罢,都是过错。

    因为比徐姨娘年长一点,薛姨娘便会主动揽下所有的不是,洗清了徐姨娘母子,自己则经常地被罚跪在正房门前,受到上上下下的嘲笑和轻贱。

    “就没见爷那么傻的,人说是薛姨娘犯了错,他就信以为真,连句体贴的话都没有。从小到大一直这个样儿,不知道谁对他好c谁对他坏。他的心,就跟没长对位置似的。还不如四老爷呢,起码还会躲躲闪闪地哭两声,好歹也算是替薛姨娘抱了个不平”

    香蒲从大襟上拉过手帕,擦了擦眼睛。

    “那个时候,就算爹有那个心,怕也没什么用吧。”

    香蒲怔了一下:“那倒是!四老爷有一次就在这个事儿上吃了亏。我记得正是三伏天,薛姨娘跪在太阳底下,四老爷怕她中暑,就拧了湿手巾给她擦汗。后头,大老爷和二老爷就把四老爷堵在了胡同里,逼他做选择,是要跟他们一伙,还是跟三老爷一伙。因为四老爷回答的慢了,头上就挨了好几巴掌。许是给吓着了,回去足足病了七八天”

    寒冬腊月里,因为分发的煤块不够用,钟家的规矩,又不许主子有那下等人的举动,老三只好在后院的荒地树立林拾掇柴火。

    那个时候,包括西湾的一部分c包括三房原址上的马棚,都还在。本来是一处荒草丛生c人迹罕至的所在,却给了薛姨娘母子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让娘儿俩度过一个又一个孤寂漫长的严冬。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知道,做姨娘是很惨的。别人家不清楚,但是,钟家的姨娘确实没什么好。两位姨娘还都生了儿子呢,又如何?不是我说,要不是因为生了儿子,还不定落个什么下场呢。”

    若萤笑了笑,道:“生了儿子,下场也未见得有多好。光是怄气,也能怄死人。照我说,这姨娘也不是寻常人能做得的。若没有大器量c大忍耐c大坚强,根本瞧不见儿女们长大,更别说颐养天年了。”

    香蒲揉面的动作倏地停顿下来,抬头愣愣地瞅着若萤。

    若萤自顾道:“我娘的脾气不大好,为了面子好看,有时候,对外人比对自己身边的人还好。这些年她也过得不怎么舒坦,想必没少拿你撒气。多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