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5章 衣锦还乡(第1/3页)  东鲁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不要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说到底,这都是四郎的功劳。千里告状,见官不畏,比秦武阳还勇敢。这样大仁大义的少年,该当受咱山东道全体百姓的拥戴敬爱”

    若萤前脚还没出济南,关于她的事迹就已经在坊间流传开了。

    说起来,还多亏了那一对卖唱的兄妹。把她的故事编成歌儿,到处唱得有声有色,一洗当下流行的情爱幽怨之风,凸现出一个少年英雄的伟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能够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

    关于这一点,若萤已做好了应对各种不测事件的准备。

    崔玄少不得又为她的宠辱不惊嗟叹了一把。

    “前天傍晚,县衙门口出了一桩怪事儿,倒跟四郎有点关系呢。”

    钟家的事儿,崔玄现在也大概有了些了解。

    凭着他几十年的阅历,大概也能揣摩到钟四郎的喜好。

    见她的眉梢跳了一下,崔玄知道,这事儿她有兴趣。

    “说是钟家的姑娘,指名要见咱们孙县丞。只是不巧的很,孙大人救灾去了,当时并不在衙门里。”

    “就这点事儿?”

    就这点事儿,已经足以让若萤块垒尽消了。

    朱诚没有诓她,钟若芝果真被“刷”了下来。

    就是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见孙县丞?

    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这样的举动实在是不妥当,也是在是令人费解。

    那丫头,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回头不知道又要闹什么妖蛾子。

    三天里,若萤在老崔的向导下,逛遍了昌阳县城,从忠正坊到宣化坊,从杏坛坊到迎仙坊,从贤古坊到东北关坊,其间的人情世故c典故传奇,委实听了不少。

    晚间下榻的客店是老崔给安排的,一应费用都由老崔先行付清了,照老崔的原话,她“只管安心住着就好”。

    陌生而温馨,空旷而充实。

    热水澡随便洗,蜡烛情管烧,进出有人寒暄关照,吃喝都有伙计按时通知,这样的生活还真是享受。

    若萤能做的就是白天闲逛,晚上看书c写字。

    静言送给她的满满一箱子书籍,全都是他细心挑选出来的,若不仔细读过,可不是辜负了他!

    还去县学附近逛了一圈,那里是若芹二哥学习c生活的地方。

    曾经觉得遥不可及,待到亲眼见了,发现不过是房子高点c占地大些,并没有想象中的光芒四射c花团锦簇,不禁就有几分失望。

    这不是她向往的地方,包括坐落在济南城里的府学,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罢了。

    再过个把月就是秋闱了。

    今年的主考官是谁c什么脾气c来历?

    考题是什么?

    谁能够一举夺魁,成为“鹿鸣宴”上的焦点?

    钟若芹能考出个什么水平来?

    举行乡试的北京城是个什么模样?

    如同神殿一般的国子监,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已经走出了县城走进了府城,都城北京,料想也没有多远了吧?

    秋高,气爽,山水迢迢c果香盈途。

    归心似箭,竟无涩滞。

    见过了济南城,合欢镇就成了几步路就能走到头的□□院。

    坐在高高的马车上,若萤觉得自己长高了,也长大了。

    也许只是一种错觉,但心境确实是跟之前不大一样了。

    刚拐下官道,远远地就看到了母亲和大舅的身影。

    每天早晚,他们都会站在十字路口的合欢树下,引颈张望,期盼亲人的平安归来。会因为孩子的音讯全无而唠叨c抱怨;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