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7 章(第1/4页)  青帝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程观看过,现在那共和鼎已经落在家祖宅里。

    金三使用摄像机,发动时间异能,把整个共和鼎的烧制过程全部录了下来。

    经过这几天的研究,他已经对西周的青铜器制造,有了清晰的了解,就差他亲自多一次了。

    金三让侯钟给他收了点孔雀石,他想用这种漂亮的石头炼铜,青铜采冶业是从石器加工,和烧制陶器的生产实践中渐渐被认识而产生的。

    人们在寻找石料和加工的过程中,逐步识别了自然铜与铜矿石。

    例如孔雀石,颜色碧绿,其断面的纹理与孔雀的羽毛相似,很是艳丽,所以人们称它为孔雀石。

    它在岩石堆中极易被人发现,孔雀石含铜量高,其含铜品位可达1020%或更高,所以古代的青铜,差不多都是用孔雀石冶炼出来的。

    孔雀石是一种氧化矿,只要同木炭放在炼炉中进行冶炼,加热到1000℃稍高一些,就可以炼出铜来。

    它又常常与自然铜一起出现,并与铜锈有类似的颜色,因此孔雀石,很可能是人们最早用于冶炼的铜矿石。

    金三想要还原西周青铜器烧制工艺,复制西周青铜器,自然要无限接近古代的冶炼环境,不管是工艺,还是材料。

    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金三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为青铜的冶铸提供了很多帮助。

    龙山文化中黑陶和白陶的烧陶温度,均与铜的熔点接近。

    使用陶模具制作泥坯和印制花纹等技术,与铸铜的模具功能有相似之处。

    冶铸用的熔炉、水色、型范等都是陶质的用具,炼铜用的木炭也与烧陶所用的燃料是一致的。

    古时候的人们在制作石器时,为寻找原料而出没于山丘丛林时,如果一旦发现自然铜与孔雀石等铜矿石,那么他们首先要开采的就是表面上的自然矿石。

    王元想要用古法炼铜,复制出完美的古代青铜器,自然要无限接近古代工艺,以便炼制出来的青铜,跟古时炼制的一样。

    不过用孔雀石炼铜,成本还是高了点,所以侯钟已经让人去湖、北,江、西等地,去那些古时的矿洞遗址,收集些铜矿石。

    湖、北大冶铜录山,江、西、瑞、昌铜岭等地,都有商周采矿遗址,因为大多分布在火成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接触带内的岩石破碎,比较容易采掘。

    又因大气降水和淋滤作用,地表面的铜元素在接触带中相对集中,出现了铜品位自上而下逐渐富集的现象,形成氧化矿富集带。

    这种条件使它成为古代先民理想的采铜场所,这里的矿石,主要是孔雀石、硅孔雀石、赤铜矿等,都属氧化矿。

    当时冶炼铜矿石的方法,是将矿石与木炭放在冶炼炉中进行冶炼。

    由于这些矿石是氧化矿,因此这种冶炼被称作氧化矿还原熔炼。

    虽然目前只发现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商与西周时的炼炉尚未见到,不过金三从拍摄的shè频上发现,西周使用的炼炉,跟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很像。

    春秋时的炼铜竖炉,肯定是传承了西周的竖炉,所以金三自己修炼了一个小型竖炉。

    春秋时期的冶铜竖炉冶炼xìng能很好,能持续加料,持续排渣,间断放铜。

    春秋时期的冶铜技术,是在商代与西周时期的冶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从出土的商代与西周铜器数量之多,用铜量之大,或许说明,当时的冶铜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商代与西周的冶炼水平也是不低的。

    衡量冶炼水平高低,很重要的一点,是炼渣中的含铜量的多少。

    因为矿石中所含的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炉渣粘度就越大,渣的流动xìng也差,渣中所含的铜也越多。

    但若加上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