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八章 肝胆(四十七)(第2/3页)  盛唐风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究有一身高强艺业,这份本领则是实打实的。
    当今天下群雄逐鹿,大争之世才具当先,爪牙可用总有出头之日。
    况且侯君集总归也是八柱国子弟,即便是为了千金买骨,也得让他有一份体面。
    是以裴寂对其打压一番之后,依旧予以提拔任用,让他辅佐柴绍统率飞骑。
    职级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权柄非同一般,他日靠着这份履历外放,就可以直接成为一方军主统率千军万马。
    他们身后所率领的这一营骑兵名为飞骑,乃是李渊在晋阳时一手打造的甲骑队伍。
    整支飞骑共十营,兵马合计千人之数。
    在徐乐投奔之前,这支飞骑才是李家第一精锐,也是李渊用来争夺天下的重要筹码。网首发
    晋阳虽然不比云中、马邑那般直接面对胡骑威胁,但说起来也算是边陲之地,不能和腹里地区相比。
    民风剽悍百姓尚武,十几岁的少年便可骑烈马挽强弓,乡间为了争夺田地水源斗殴厮杀,也会骑马冲锋刀枪相向,杀伤人命不算稀罕。
    这种环境下自然会有大批轻侠恶少出现,靠着武力评断乡曲掠夺财货,乃至谋财害命强抢民女都是寻常。
    案子做多了,官府就要过问。
    李渊虽然是有名的仁厚君子,对付这些人绝不会有半点慈悲,只要被拿便只剩两条路,要么隐姓瞒名在李渊麾下效力卖命,要么认罪伏法等着人头落地。
    边地尚武,侠少就如同春韭,割一茬旧生一茬新,永远不会断绝。
    晋阳法场上就总有人犯可杀,李渊麾下也永远不缺兵源。
    河东百姓虽然始终摆脱不了游侠戕害,但是好歹能看到李渊的作为,对于这位主官自然千恩万谢,称颂李渊爱民如子执法严明。
    只不过他们并不清楚,很多消失的侠少并未真的伏法,而是隐姓瞒名加入军伍,为大隋第一仁厚长者卖命效死。
    李家身为北地武勋世家之首,盛名之下无虚士,于兵法将略自有其所长。
    整个飞骑队伍,都是由李渊一手打造亲自训练。
    他们本就是必死之身,又身怀武艺,是以操练力度远胜过普通鹰扬兵。
    稍有怠惰抗令,便会施以严刑直到处斩。
    即便认真操演,也未必就能保住性命。
    他们操练内容繁杂,更是充满危险,稍不留神就会丧命。
    飞骑队伍军势最盛时,全军人数接近四千,最终成军时就只剩十营千人,余者不是违反律令被诛就是死于训练之中。
    训练的残酷程度,自然不问可知。
    这种酷烈操练自然有其意义所在,活下来的千把人能够通过重重考验,不拘心性手段,都不是寻常人能比。
    换句话说,经过那等操练之后,能活下来的就没有一个寻常人。
    这些人虽然也是军汉,但是通常很少在人前出现,也会其他袍泽产生接触。
    倒不是说这些人如何神秘,而是这些人一旦出现,就会让普通军汉感到周身不自在。
    别看河东六府鹰扬也是大隋边地精兵,军中更是不少杀人不眨眼的悍勇老卒。
    可是不管如何凶悍的军卒,只要与这些飞骑的人待在一起,就感觉周身不自在,下意识想要拔刀戒备或是远远逃开。
    是以这支骑队结寨自居,和其他军队保持距离,彼此之间也没什么往来。
    即便是那些晋阳起兵的老卒,对于飞骑也未必清楚,只有李渊真正的心腹才知道这支军队的厉害。
    别看这些人出身草莽桀骜不驯,又被李渊以各种凶残手段操练,可是全军上下对李渊极为忠诚,只要李渊一声令下,赴汤蹈火也不会有片刻犹豫。
    李渊因其忠勇加上有徐乐带着玄甲骑投奔,是以随后的征战中并未派出飞骑厮杀,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