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0 章(第1/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云 275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我们冷落南方好久了。

    这十几年,北方忙着改朝换代,最早是东魏被高洋换成北齐,而随后西魏在宇文护cāo控下变成北周,高家和宇文家完全从幕后走出,成为正式君临天下的主宰。

    紧接着,北齐和北周又相继上演兄终弟及的击鼓传花故事,皇帝的玉玺轮流在高欢和宇文泰的儿子手中来回传递。这两位盖世豪杰,自己没尝过一日坐南朝北的滋味,倒是让儿子们好好过了把瘾。

    在北方兄弟皇帝们接连换座、好戏不断的同时,梁陈jiāo替的南方其实也不寂寞。说不寂寞,感觉有点轻了,用“垂死挣扎”更为贴切。

    历经侯景之乱,再加上江陵的灭顶之灾,南方的梁朝已奄奄一息。自从永嘉南渡以来,一直偏安南方的华族政权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生死存亡的滋味。这种危急和险峻,便是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席卷南方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用一句话概括当时的境况:外忧内患都到了分崩离析的紧迫程度。

    先说外患。

    由于宇文泰在长江中上游占了便宜,而高洋必定要控制中下游的建康,与之抗衡。高洋的计谋一旦得逞,相当于高家和宇文家活生生地将萧家东西撕裂,版图从北向南延伸,各分一半。

    如此,中国历史上将会呈现一种从未有过的分裂型态东西对峙,以前那种划江而治的南北分离将由此结束,而纯汉人的政权也为此彻底消失。华族完全被异族统治的时代将由13世纪提前到6世纪,整整提前7百年。

    内乱的感觉虽不好,可灭国的滋味必定更加悲惨。西魏的残酷兽行已在江陵上演,而北齐鲜卑政权的压迫也让人叫苦连天已成为北齐子民的淮河两岸住民,经常扶老携幼冒死逃回战火纷飞的南方家园。

    谁,可以阻止这个怪胎版图的产生?

    谁,能给那些遭受兵火糟蹋的民众带来希望?

    谁,能挺身而出,保卫汉人最后一个苟延残喘的政权?

    江陵已灭,唯一的希望,便集中在刚刚经历战乱焚毁的建康虽然它已残破不堪,可城墙上每一块破损的砖头还在倔强地坚挺着。生死存亡之际,天大的重任,都当仁不让地落到了刚刚入主建康的陈霸先身上。

    此时的陈霸先有点孤单。

    本在灭掉侯景之后,他还有一个名叫王僧辩的得力战友可惜这位战友兼亲家已经死在了他的手上。他到底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心杀了王僧辩,已经无足轻重了。关键在于,一刀子虽然解决了王僧辩,可这一刀下去,也把王僧辩当时的焦虑、痛苦全部抢了过来。

    上天总是公平的,你抢去你要想的,同时它也会塞给你那些根本不想要的,好坏总是不可分割的。

    除了一个皇帝外,陈霸先手中的牌并不多,可他的对手却很多,也很狠。

    一江之隔的北边,北齐的高洋网罗了徐嗣辉(同情王僧辩的旧势力)、任约(侯景的旧部)等将,驻扎在北岸,直接关系到建康城的生死存亡。高洋当时本想玩控制傀儡的把戏,可他扶持的萧渊明却被陈霸先果断弄死。高洋的木偶戏落空后,更加恼羞成怒,采取了粗暴的直接出兵。

    旧势力不好对付,而北齐的鲜卑骑兵也不好惹。

    而建康的南部,陈霸先也几乎不占优。王僧辩的残余势力他的女婿、他的弟弟,势力都非常强大,如只在三吴腹地捣乱,绰绰有余了。南北一旦夹击,陈霸先必定在劫难逃。

    更远处的王琳当然更不听使唤,他也拥兵自重;广州的萧勃也是山高皇帝远,当起土皇帝了了。

    此外,还有头疼的。由于当时各地军队前去建康勤王,导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各地的豪家世族纷纷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