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0 章(第1/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欢本人。

    至此,所有的人都心领神会得罪崔暹只能死路一条。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59

    高欢的治国

    得蒙高欢父子如此器重,崔暹和宋游道这一左一右,咬起人来自然是不遗余力。

    崔暹的牙非常锋利,他专门找了些最硬的骨头啃先后上书弹劾了尚书令司马子如、尚书元羡、太师咸阳王元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崔暹告诉我们弹劾的最佳原则是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非得把人弄死,史称他的弹劾奏章是“罪状极笔”。

    司马子如首当其冲,被咬得遍体鳞伤,成了高欢父子整顿吏治的第一个牺牲品。崔暹的奏章一呈上,高澄立即将其下狱。一向威风八面的司马子如见来真的,在地牢里竟然吓得一夜白发如雪。司马子如这时想起老朋友高欢这跟救命稻草真正的幕后导演其实是高欢连忙修书一封,追忆旧情,苦苦哀求。高欢见已收效,自然便要求高澄将司马子如释放司马令,吾之故旧,汝宜宽之。

    高澄得到指示后,决意再次捉弄司马子如一回:大白天的把司马子如拉到大街上,摆出一副要将其斩首的架势。司马子如被卸掉枷锁以后,以为死到临头了,心惊胆战地询问高澄:非作事邪(要杀了我吗)?这回下狱让一向飞扬跋扈的司马子如变成了惊弓之鸟,吓得面容憔悴。堂堂东魏前尚书令竟然落魄到乞丐的地步:头发蓬松脏乱得竟然成了虱子的乐园。

    如此一来,连始作俑者高欢看到这位老朋友后都觉得于心不忍,一把将其搂在怀中,替他捉起虱子来。

    除了老朋友,亲戚自然也要教训一顿。高欢的姐夫尉景一直冲在贪污的最前沿,这回当然也得“牺牲”一下,吃点牢狱之苦这位劣迹斑斑的当朝太傅遭到了弹劾,被他的外甥高澄无情地下了监狱。有意为之的高欢自然还得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不顾自己上了年纪,不辞辛劳地跑到邺城,亲自向皇帝求情:“臣非尉景,无以至今日。”如此再三,方才得释。

    六镇故旧遭罪,已沦为花瓶角色的元氏皇族自然也得捆绑作陪。太师咸阳王元坦地位尊贵,又一向挖地三尺地贪污,此次当然得“配合行事”,被免官在家。其余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被免官斩首甚多,一时邺中人心惶惶。

    躲在晋阳遥控时局的高欢见火候已到,便遍写书信给邺中诸贵:“崔暹居宪台,咸阳王、司马令皆吾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古

    高欢父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再加上一批汉人官吏在一旁吹拉弹唱,基本扭转了北魏贪墨成风的污浊之风。然而,充当打手的汉人士族和鲜卑勋贵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白热化,此回吃了大亏的鲜卑勋贵时时伺机反扑。高澄的左膀右臂,弹劾数人的谏官宋游道立马受到了报复高隆之诬陷他有不臣之言,应该处以极刑。汉人黄门侍狼杨极力保荐,认为:养狗就是为了叫唤吓唬人的,现在由于这狗叫了几声就要宰了它,估计以后就找不到会叫唤的狗了。

    这通俗的道理一清二楚,不过宋游道还是被削掉了官爵,并被逼远走晋阳,方才得了一命可见鲜卑勋贵的势力有多大,大到高欢父子还得给他们留几分面子。而可怜的宋游道便是这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60

    宇文泰的治国

    高欢家大业大,手下又是胡汉杂糅,处理起方方面面的矛盾来自然要焦头烂额许多;而他的对手宇文泰却要轻松很多就关陇一带这么贫瘠的一亩三分地,大伙再怎么窝里斗也分不到多少,索xìng同心协力,一块出去抢高欢的。

    比起高欢的六镇部队,宇文泰团队的核心力量更值得信赖都是知根知底的武川老乡,除乡情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