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 章(第2/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位管家很是勤俭,所以非常受高欢器重。如今高欢暴富,他也一跃成为东魏朝廷的大管家。在富贵生活的糖衣pào弹前,他完全摒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会了骄奢yín逸的本领,而且青胜于蓝,成为“邺城四贵”里最大的蛀虫。只要是在他手下干活,活着的想升官,就一定得给他送礼;死后想追认,图个好名声的,依然也得掏钱反正能贪的钱他一个字也不落下。虽然饱受高欢指责,孙腾却非常坚强,一直保持着自己贪污的作风,从一而终,豪不悔改。

    东魏官场的贪污成风当然不是从高欢接手政权才开始有的,其实在北魏的胡太后时早就根深蒂固了。高欢当然想根治这种局面,因为这群蛀虫贪的可是自己儿孙的天下。但是面对内外复杂的局面,高欢还是选择了暂时的忍让。比如,他的那位堂侄高永乐被高欢派来的两个监督管得是两袖清风,一日便向高欢诉苦,说自己“斗酒双鸡不入。”看堂侄这么可怜,高欢没有摆着面孔说一番“继续艰苦奋斗”的鼓励之语,而是回答地非常有人情味:“尔勿大贪,小小义取莫复畏。”有这样的最高指示在,哥几个还不放开手脚敛财?!

    而行台郎中杜弼在东西魏并立之初,也曾苦口婆心地劝过高欢,要他制止贪污腐败的风气。然而高欢却语重心长地说:“天下贪污,习俗已久,督将家属多在关西,宇文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正纲纪,不相假借,恐督将尽归黑獭,士子悉奔萧衍。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

    一番苦口婆心之语将高欢内心的忧虑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了团结人心,消灭外敌,先要暂时纵容手下将士的贪污。这的确是高欢迂回的招数,但实际效果上并不明显他对将士的放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胜利,而相反这种纵容的态度,使得东魏初年贪墨成风、朝纪混乱,以致后患无穷继承东魏衣钵的北齐便是亡在了骄奢yín逸之上。

    除了鲜卑将领贪墨成风外,鲜卑军士也多欺凌汉民,从高欢训诫部下的谕旨中便可见一般:“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fù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 而对汉民,高欢则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看似高欢和稀泥,两边讨好,可两族人的地位、亲疏早已一目了然:行军打仗的鲜卑人是保护、管理耕织的汉人的。而在东魏,鲜卑人也普遍鄙视汉人。如果你是那个年代的汉人,又很光荣地牺牲在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工程上,可你千万别想着得到个烈士的称号,在主管的鲜卑长官那里唯一得到的回答是“一钱汉,随之死。”

    有这样巨大的民族矛盾存在,建筑在上面的繁华强大其实都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坍塌。而高欢纵容这一切的存在,全是为了先除掉外患,而这明显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57

    高欢的治国

    六镇故旧们对高欢的确忠心耿耿,可是忠心代替不了素质。与历朝历代的功臣相比,这群来自边荒的六镇豪杰们文化素质要低得多,对于治理国家一窍不通。当然高欢也知道自己这群弟兄的长处所在,出去砍杀,争抢地盘离不了他们,可舞文弄墨还得依靠文化水平高一点的汉人。

    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高欢觉得已经到了该教训教训这群兄弟的时候了:再这么无法无天地折腾下去,整个天下都要被他们掏空了。当时之所以回绝杜弼的建议,是那时高欢雄心壮志,想一举消灭宇文泰,所以暂且纵容手下的弟兄,免得督查过紧,伤了和气。六七年的时光飞逝而去,但和西魏的战争却年复一年地还在进行立马消灭宇文泰已是痴人说梦了。既然外患不能消除,内忧便亟待解决了。

    还有更迫切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