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6章 军区司令的宴请(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造出什么好酒?可拉倒吧!这些家伙们,他们不知道有茅台,更不会理解那种神奇的滋味。

    不过从他们一饮而尽后舒服的表情,可能身处西伯利亚的他们,就是需要热辣的酒精兑水,来宣示自己的旷野,就像是北极刺骨的寒风那般凛冽和干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饭局也到了它最关键,也是最有意义的时刻。

    已经红着脸的军区司令兴奋至极,似乎究竟没有令其沉醉,而是亢奋异常,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他兴致勃勃的嚷嚷:“有两位从莫斯科来的内务部的同志,他们已经在新西伯利亚逗留很久。我知道,那两位就是在等待您的新枪,现在新枪已经完成,他们应该立刻拿着枪械去莫斯科述职。”

    说的这是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杨明志深深点点头:“是的。按照原计划他们十天前就该坐着返程的军列回去,他们已经逗留了十天,是时候返程了。”

    “那就让他们离开,速度一定要快。斯大林同志一直希望西伯利亚军区有着更大作为,现在您的新枪能让领袖对我们有一些更好的想法。”

    “哦?更多的重视?”

    “当然!我们西伯利亚军区很大,我们的兵源人口一样庞大。人民需要更多荣誉,战士需要更多礼遇。您是知道的,西伯利亚地区有着大量的北亚中亚居民,他们世代居住于此。由他们组建的军队需要更多的尊重,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更好的作战。”

    话题突然转到民族问题了?

    本来嘛,苏联的民族问题一直尖锐。沙俄是用火枪和砍倒维持着一个巨型国家,对于俄罗斯人来说,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方式,就是高压政策。苏联在三十年代的一系列措施伤害了境内的许多民族,甚至到了乌克兰人嘴里,就成了“俄罗斯人的压迫”。

    战争或是团结联盟内各民族的契机,苏联也致力于通过卫国战争,把所有民族凝聚成利益共同体。

    战争初期的两场大败,比亚韦斯托克口袋阵里被俘的大部分是白俄罗斯人,乌克兰合围中投降的六十万大军大部分是乌克兰人。战争继续,承担主要伤亡的就是俄罗斯人了。

    斯大林自己是格鲁吉亚人,但他追随者中有着大量的俄罗斯人。某种意义上,俄罗斯就是联盟的基石,如果俄罗斯民族在战争中凋零了,纵使战争获得胜利,联盟也将难以稳固。

    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等等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的民族,都加入军队抗击联盟共同的敌人,而非在遥远的地方作壁上观。

    但数百年的历史里充斥着各民族的相爱相杀,想要顺利的协同作战,实在考验着指挥官的能力。

    因为歧视始终存在着,有道是上行下效,如果斯大林给予这些亚洲人组成的军队更多关注,结果必然是巨大利好。

    军区司令有些这方面的想法,就是当下的几大训练营里,新兵的构成就充斥着大量的原住民。

    那是一大群善于打猎的年轻猎人,他们的日子普遍贫穷,许多人是当了兵后才开始顿顿吃面包、土豆管饱的日子。他们还需进一步提高生活待遇,除此外,武器供应方面,也不该是简单的莫辛纳甘。

    就在饭局上,眼看着在坐的都是自己人,司令干脆直言不讳说些不和谐的事。

    “别列科夫同志您知道吗?克里姆林宫里存在着一些蠢货,他们吃了太多的香肠和羊油,整个人变成羊脂球,脑子里也充满着脂肪。就是这群迂腐的人,执意要求国家终止半自动步枪的生产,工厂全力生产老式的莫辛纳甘。就算领袖本人一直支持枪械半自动化,他不是一言堂,还是在国防委员会的会议上,他的坚持被驳回。”

    “什么?也就是说,斯大林同志始终是喜欢半自动枪械?”杨明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