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点评---五胡乱华的大环境(第1/9页)  五胡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家好,我是江山,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西晋末的一段历史,时间大约是在公元306年到311年之间。这个时候是西晋八王之乱的最后一幕,也就是东海王司马越开始崭露头角的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结束了八王之乱,当然他本身也是八王之一。而我对他的感觉也非同一般。这个暂且不提,我们继续今天的话题。

    我们大概都知道八王之乱,而五胡之所以可以乘虚而入,也是因为八王之乱,那么八王之乱为什么能把中原的精英消耗殆尽呢?因为八王之乱一共历经了16年,而整个西晋的历史才几年?大致才51年,也就是说从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开始到公元316年8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晋愍帝在食粮断绝的情况之下于建兴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投降前赵,西晋到此灭亡。

    顺便说一句,司马业是在318年被杀的,这期间他活得很惨,几乎每天都被虐待。

    现在大家想想看,一个只有51年历史的国家,竟然有16年都在内耗,16年啊,近代的抗日战争才8年!这16年里得死多少人,多少人会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死在异乡?

    就是在这样一个战乱的环境中,各族胡人崛起了,他们主要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

    也有学者称永嘉之乱是“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名称。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大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种灭族。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一.胡人的人口基础

    那么有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八王之乱的时候他们不出来,而八王之乱后,他们突然一下子都跳出来了呢?他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他们一直在,只不过我们在内耗的时候他们在收留流民,这样的胡人有很多,譬如西北仇池的杨茂搜,仇池是今甘肃一带。

    《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五十八·氐胡》:

    略阳清水氐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子驹,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驹后有名千万者,魏拜为百顷氐王。千万子孙名飞龙,渐强盛,晋武假征西将军,还居略阳。无子,养外甥令狐氏子为子,名戊搜。晋惠帝元康六年,避齐万年之乱,率部落四千家,还保百顷,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关中人士奔流者多依之,戊搜延纳抚接,欲去者则卫护资遣之。愍帝以为骠骑将军、左贤王。时南阳王保在上邽,又以戊搜子难敌为征南将军。建兴五年,戊搜卒,难敌袭位

    蒲洪,也就是符洪,苻坚的祖先,大约在今陕西西南地区,然后北方的慕容,段氏,都在不断的吸纳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流民。

    有一个人值得一提,就是总部在盛乐的拓跋猗庐。

    盛乐是拓跋鲜卑代时的北都,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之北,西汉时期时,盛乐位于定襄郡,东汉时则于云中郡。曹魏时期,定襄郡、云中郡被乔迁,盛乐被弃之荒外。

    拓跋猗庐放弃了自己的盛乐老家,带着自己的部族直接迁移到了今山西大同附近,还修筑了自己的城池,大家注意,拓跋鲜卑已经会筑城了。然后拓跋猗庐也开始大量吸收各族的流民。

    还有成国的李雄,他是306年在蜀地称帝的,也是不断的吸收流民。这样的列子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说了,因为以后我会另外详细的述说每一个民族的。

    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胡人都在吸收流民,他们为什么似乎都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这

    要从汉朝说起,汉朝时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尤其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