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2 章(第1/4页)  华娱之巨星推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德双确定,是不是自己看错的时候,司机目瞪口呆的看着倒在地上的姜帝圭,忍不住的惊呼了出来。

    姜帝圭是谁,估计没人不知道,这位可是改写韩国电影史的牛人。

    在1999年以前,韩国人不上电影院看电影,也不看本国电影。

    但自从一部叫《生死谍变》的影片上映后,一切都改变了,改变历史者,就是那个叫姜帝圭的人---一位韩国电影界的大人物,任何书写韩国电影发展史的人,都无法绕开他。

    姜帝圭出生于1962年,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韩国中央大学电影专业学习。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了助理导演,在进入电影圈后写过5部电影剧本,处女作《银杏床》在韩国的走势凌厉,为进一步商业探索积蓄了经验。

    姜帝圭虽然只执导过三部影片,但是每一部都树立了韩国电影历史的里程碑。

    处女作1996年《银杏床》韩国首部银行贷款影片,以160万美元创下韩国当年最高票房纪录,是当年韩国电影的票房冠军。

    代表作1999年《生死谍变》开创韩国大片新纪元,创造了3500万美元的票房,更是被誉为韩国大片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2004年《太极旗飘扬》在韩国创下了5600万美元的票房奇迹,并进军全球市场。

    姜帝圭的商业影片明显从好莱坞类型片中汲取了充沛的养分,其叙事之流畅、细节之考究,都足以令人钦佩其学技之精。但是影片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他对韩国社会热点和民众心理的敏锐把握,这是区别于好莱坞空中楼阁式视听享受的文化特质。

    他的影片能抛开政治外壳,关注个体情感命运折shè下的朝韩分治创痛,使人们对朝鲜战争历史意义和南北冷战的弊端进行反思,是姜帝圭影片商业化包装后呈现的温暖人xìng内核。

    姜帝圭在韩国电影界有着无与lún比的影响力,素有韩国张一谋之称,是1999年韩国电影人“光头运动”的发起人,也是当中第一个剃光头的人。

    光头运动起源于1998年4月7日,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地区副会长访问韩国文化观光部和产业资源部时提议:“如果韩国政府缓减目前的银幕配额制度,美方将投资约5亿美元在韩国20个城市建立各有10个银幕的multiplex电影院。”

    11月26日,姜帝圭等人被文化观光部邀请参加“非公开恳谈会”,文化观光部承认,已向美方提出银幕配额制度缩小方案,并称美方要求以后完全废止银幕配额制度。

    这一制度如被取消,无疑对韩国电影人的生存提出了最后挑战。从70年代就开始实行的“银幕配额制度”是韩国本土电影生存的警戒线,而且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已经占据了韩国电影市场的70%,本土电影的份额只有20%。

    姜帝圭有切身的忧虑,此时他正在筹拍《生死谍变》,“银幕配额制度”如果取消,对他电影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得到政府决定不再保护国内电影市场的消息后,一怒之下,姜帝圭剃了个光头、金基德也剃了光头,老一辈导演林汉泽也剃了,甚至还有女导演林顺礼……150多个导演、演员、剧作家剃了光头,聚集在市政厅,还有人当场剃发。

    政府被迫妥协,决定继续维持配额制度,而韩国电影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凝聚力,姜帝圭说这是随后韩国电影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太极旗飘扬》这样的大制作,可能不受影响,但是小电影,如果没有配额制度,就没有在电影院上映的机会。但那些艺术的、精致的小电影,是电影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抗争胜利之后,姜帝圭的“大片”《生死谍变》于1999年末上映,最终改变了韩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先前韩国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