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3)(第2/3页)  凤曌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盒放在桌上,也不说话,直接坐在了蒋鲲的对面,屋内静了许久,蒋鲲终于忍不住,将手中的书猛然放在桌上。

    “您将这食盒放下便是,我会喝的。”

    蒋夫人却仍旧没站起身,只是欲言又止的看着蒋鲲,蒋鲲叹了口气,道:“我知您想说什么,您是我母亲,我不敢掣肘,也不过是各为其主行事,您要保母家性命,我蒋家世代为将也有蒋家的坚持。宁王虽不日登基,我也知圣上失踪与他、与蒋家定然脱不了干系,想我蒋家满门忠烈,偏偏到了今日……”他自嘲的笑笑,而后又说道:“偏偏到了今日,当家主母是越国的探子,长房长子却是个见利背主的小人!”蒋鲲双眼通红,面上青筋暴起,可见他这些时日,内心也定然不好过。

    蒋夫人心疼的叹了口气,从食盒中将温着的汤取出,盛到小碗之中,登时满屋都闻到了那汤的香气。她站起身,将盛好的汤放到蒋鲲面前,柔声说着:“娘还记得,你小时候,咱们在关外,北方苦寒,冬日里本就粮食短缺,你父亲虽是个领兵的将士,家里却也没有如今丰裕。到了冬日,你终日闹着要吃些青菜,那时候我便想着,你同你那舅舅真真是一个模样,他入军营之时,每每回家,也是同你这般挑食。”

    蒋鲲闻言,看着那碗汤,想起小时候蒋夫人对自己的衣食向来都亲力亲为,便也心下一软,也没打断她的话。

    “可自你出生,我为了家里,便终日随你父亲南征北讨,军营之中本就条件艰苦,又怎会有时令的蔬菜供给?我便听那些煮饭婆子的话,秋日里的蔬菜,晒成干给你备着,冬天时,拿那些菜干给你煮些汤水,你倒也吃的香甜,也比往日能多进些饭了。”

    “可自打咱们入了关,打进了京,虽说不必像边关那般凄苦,日日锦衣玉食,倒也失了往日的乐趣。我昨日去街上,看见集市上有人卖些菜干,便买了些回来,这几日你整日想着这些污糟事,吃的也少了,快尝尝,娘的手艺可生疏了?”

    蒋鲲闻言,想到从小到大,除却这桩事,蒋夫人待自己更是无比尽心,以往自己有个小病小灾,蒋夫人都要忧心些时日。他又看向手边的书,想起幼时,北方边关牧民又有哪户将军人家会教些诗书文章?偏就他家,蒋夫人每日将他抱在膝间,念上些《诗经》、《史记》,这才将他教养的文韬武略无一不精。蒋夫人对他多好,他心知肚明,况且二人终究是连着血脉的母子,如今蒋夫人日渐消瘦,仍旧惦记着自己是不是食得饱,睡得香,他终究有些不忍心,拿起汤匙慢慢的喝着碗里的汤水。

    “你和你舅舅很像。”蒋夫人看他喝下汤水,不由的放松下来。蒋家屡次与越国交战,自然知道这越国的张家,张家世代为将,也是越国的世家大族,蒋鲲几次三番的听蒋夫人这样说,心下也对那舅舅有些好奇。便随口问道:“他……是怎样的人?”

    蒋夫人笑笑,深情有些哀伤,“我虽自幼离家,可与大哥还是相处了几年。大哥年少时就如你一般,不练武时,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十几岁便随你外祖父上了战场,我张家一向守卫南方,那几年倭寇进犯,也亏得我张家男儿在,大越才不至损失惨重。你那舅舅,更是带兵奇才,不过比起你……”蒋夫人顿了顿。

    蒋鲲将碗中最后一根菜吃进肚子,听至此处,便也张口问道:“又如何?”

    蒋夫人颇为骄傲的笑了笑,“比起我的鲲儿,还是差了一些。我那大哥平日只知看些兵法谋略,诗书上还是差了你许多。”

    也不知是那碗温热的汤下肚,还是这日的话题多少有些轻松,蒋鲲放松下来,也觉得有些累了,他靠在椅子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母亲那骄傲的模样,心中也有些复杂,他心知自己若带兵对上那张将军,定然没有胜算,可他却在母亲心里竟比那让曜军闻之色变的张将军还要厉害几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