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1章 认祖归宗(第1/2页)  科技主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辉点点头。

    立规矩需要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口含天宪,言出法随,随便一个决定就能作为绝对的准则被准确执行。

    也并不是祖先一个决定,族谱以后每30一代就能被后代执行下去,这其中必然有促使形成的环境。

    况且这是在4万年前,从种族发展出智慧,到发明了纸张文字,然后诞生记录族谱的传统,最终到形成规矩每30年记录一代,这都需要时间。

    以前是否记录,怎么记录无法考证,也无法验证是为什么有这种规矩,不过这证明了族谱不完整。一本传承4万年的族谱不完整,云辉心想这真的没必要了,几万年超越别人上百倍,再久远让别人怎么活。

    云辉兴奋的搓搓手,谁不想有个强大的祖宗呢,虽然华夏人认祖归宗最终都能追溯到三皇五帝,但有办法证明才行啊。况且云辉手里的族谱直接绵延上千代,可不是三皇五帝时期那么简单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拼爹拼祖宗也是其中之一。就像刘邦,公认的泥腿子皇帝之一,但当上皇帝之后也不满别人说他泥土了,忙着给自己找个强大的祖宗了。

    最终给自己找了个厉害的祖宗,源自有虞氏中的陶唐氏,为尧之夏侯。

    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这是张骞的主要成就,但出使西域可不是g一ng kuǎn出国游玩一下,西域都护府凭借丝绸之路的利润,组织军队,将整个西域打的叫爸爸。

    博望侯张骞凿空了整个西域,功绩冠盖青史。但是张骞盖棺定论的功劳确是:博望仗节,收功大夏。而其他西域国家连提都没提,这并不是忽略张骞的功劳,而是所有的功劳都没发现大夏重要。

    实际上张骞出使西域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联系被匈奴近乎灭族逃到西域的月氏人,曾经的草原的霸主被匈奴杀得只能远走西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联合月氏人夹击匈奴是必然的。

    可是月氏人并不给面子,事实上应该是月氏人自己虚了。月氏与匈奴之间的仇恨除非将对方亡国灭种才能洗刷,可是月氏是曾经草原的霸主,是一头狼,而匈奴就是将他们驱逐走的一头狼。

    随着匈奴占据草原日久,已经变得更加强大,而汉朝竟然想的不是抵抗匈奴,也不是大摆匈奴,竟欲浇灭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这更是一头饿狼,因此曾经的狼彻底虚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到了西域发现,这里竟然全都是绵羊。

    他们很容易征服了这里的绵羊,哪还愿意去跟两头饿狼搏斗,有匈奴和汉朝在还能相互牵制,匈奴帮他们挡住汉朝,汉朝帮他们拖住匈奴,他们小胳膊小腿可根本无法参与这种层次的角逐中了。

    汉朝的高层也没想过月氏人竟然这么怂,张骞的使命无法完成,可以算是彻底玩砸了,于是张骞将被月氏人征服的国家翻译为大夏,扬言说发现了大夏帝国。

    张骞一句话,汉朝近乎放弃匈奴,整个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南,誓要打通前往印度的道路,前往大夏,誓要拯救被月氏人奴役的大夏。为此不惜给匈奴喘息之机,差点让匈奴苟延残喘过来。

    最终因为目标无望花费巨大而放弃。

    这还不算结束,大宛国杀汉史,武帝勃然大怒,命10万精锐远征,第一次打了打败仗,武帝不管不顾,调动全国精锐以势压人,最终大宛国臣服。

    可笑的是兵发大宛不是为了被杀的汉史,也不是为了征服大宛,只是为了让大宛臣服借道前去所谓的大夏而已。

    只因为大夏国是刘邦的族人,是陶唐氏遗落的族人,事实上只是刘邦自认了个祖宗,但无法证明,于是给一个西域国家安了一个大夏的名称。

    大夏,那是刘氏失落在外的手足亲戚,打穿半个亚洲,拯救大夏,就能证明有虞氏的身份,但事实上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