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切片研究(第1/2页)  科技主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多时候历史是由技术推动的,甚至一项简单的技术,比如炼钢技术,比如锻造技术,比如弓箭技术,这些简单的技术就将推动历史的进程。

    更别提完全颠覆冷兵器的火药技术,华夏古代火药技术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统治者的压制。

    因为简单的火药技术,生产简单的火药武器并不比生产精铁难太多,却可以直接掀翻冷兵器武装的军队。

    现在技术高度复杂化的情况下,一项技术的出现无法颠覆原来的局势,但是太多的技术无论商业还是军事都将改变原来的局势。

    比如很多东西无法生产,仅仅只是因为材料不过关而已,最容易保密的就是材料,只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很多东西很容易攻克。

    技术泄密很容易改变原来的局势,这就需要通过分析,向另一方输出其他技术重新稳定局势,这个任务的复杂程度完全超乎楚才的想象。

    楚才第一次感觉脑子不够用了,这些可不是简单的数据运算,交给计算机就行,想要计算机能够计算首先旧需要人类本身知道运算公式才行,可是这些计算更多的还是凭借人的感觉,这让计算机怎么计算?除非计算机具备极高的智能,并且有足够的数据库支撑他完全以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考问题。

    但是现在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依靠情报人员对信息特殊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判断。

    然而楚才作为最精英的情报分析员,面对这个任务直接怂了,只能分批次执行云辉的人物。

    然而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大批科学家在云辉抛出去的技术引诱下源源不断的赶到基地,不断充实着各各个项目。

    但是人总是不够的,听闻这个计划的科学家,争先恐后的赶来要求楚才加快速度执行这个计划。

    尽快楚才连连解释计划铺开太快会出现乱子,但是科学家们直接掏出名单要求楚才先招揽他们需要的人。

    被招揽来的科学家当然清楚了他们就是云辉要钓的鱼,而自己竟然那么容易上钩了,面对鱼饵,表现的比鱼还蠢。

    尽管事实让他们懊恼,但是他们没人选择离开,云辉抛出的只是鱼饵就强烈吸引了他们,更何况进入基地面对的是丰盛的主食。

    不仅没人选择离开,还争先恐后提供情报,充当鱼饵去垂钓他们的朋友以及同时。

    科学家的圈子当然大部分是科学家,甚至在秘密实验室接触的只有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主动提供情报,让整个计划更加庞大。

    而且其他知道这个计划的科学家同样加入钓鱼计划,全部争先恐后提供情报。

    于是这个计划越来越庞大,庞大到根本不是一个情报分析团队能分析的。

    科学家的朋友圈大部分是科学家,同事更是基本都是科学家,到了一定档次的科学家,这些信息都是严格保密的,而且严格监视的。

    平时这些情报想要获取一丝都无比困难,然而现在只是迁出一条线,顺着这条线编织的交际网,网罗了大量科学家信息。

    这些信息堆在一起庞大到需要车拉,不用说分析了,一个人看一遍都看不完。

    计划已经庞大到无法顺利执行,楚才每天累成狗晚上还要被科学家纠缠,已经身心俱疲。

    没想到今天被叫来,看到文良俊也石吓了一跳,在很多人看来文良俊才是科学家中名望最高的人,云辉因为只研究创世之光,不可能又成果公布于众,又时常参与基地中科研管理,甚至很多人只是认为云辉只是单纯的一个老板。

    而楚才面前的就是大部分人科学家认为的声望最高的科学家,曾经国家科学院院长,据说现在依然没有卸任,甚至有传言,国家准备永远将研究院院长这个职位留给文良俊。

    而这样一个科学家,就在楚才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