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御驾平叛(第3/10页)  一品仵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少楷目光如豺,扫了眼身后的水师,讥讽道,“何家三代戍江,我自幼被他们奉为少都督,今日他们都能背叛我,陛下以为他们降了,能有多忠君不过是怕死罢了臣就等着看岭南王破城那日,陛下也尝尝被人阵前背叛的滋味儿”

    水师将士闻言纷纷低头,说无愧意,那是假的,可少都督要兵谏,他们军令也领了,皇宫也闯了,赔了不少兄弟的性命,最后事败被围。州军的兵力两倍于水师,前后有角弓强弩相逼,不降难道要活活被射杀在殿前吗谁不惜命谁家没有妻儿老小

    可少都督恨他们临阵投降,这一番话说给了圣上听,圣上日后必疑江南水师,将士们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羞愧,愤恨,担忧

    水师将士低着头,人各心中有杆秤,只是没有人吭声。

    这时,忽听圣上笑了一声,气定神闲地道“看来爱卿败得并不心服,君臣一场,朕就再教教你。爱卿口口声声地说叛军破城,可朕似乎从来就没说过大患未平啊。”

    “”什么

    何少楷仰着头,严、秋等党从也猛然之间仰起头来,就连王瑞、黄渊等文武也都望向步惜欢,谁也听不明白皇帝此话何意。

    什么叫从未说过大患未平

    难道还能平了不成

    步惜欢没有明示,而是瞥了严令轩等人一眼,说道“卿等不是要请朕上朝吗那朕就如卿等之愿,叫你们再上一回朝”

    上朝

    严令轩等人尚未反应过来,就听大内太监总管范通的唱报声已然传来。

    “上朝”老太监的声音尖利肃杀,在隆冬正午时分像一把剔骨之刀,听得人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这是南兴史上时辰最晚的一次早朝,也是气氛最为肃杀的一次早朝。

    皇帝坐在御座之上,文武列班分立金殿两旁,一干叛臣由大内禁卫押在殿中,殿外跪着水师败军,宫门宫墙四周由汴州军奉旨戒严,角弓强弩列阵待发。

    金銮殿内,皇帝斜倚在御座里,眼眸似开半阖,淡声道“念”

    话音落下,太监捧折入殿,奏折极厚,皆是奏事专用的白折。

    范通取来一本,满朝文武不论站着的还是跪着的,皆不约而同地盯住范通手上的那本折子,心中猜度,屏息细听。

    范通扬声念道“臣淮州刺史刘振跪奏,为淮州叛臣作乱一事,仰祈圣鉴今日辰时,淮阳文武遵奉懿旨州衙候驾,听候问政。衙内宫毯为道,凤屏为帘,凡州臣所奏之筑固江堤、重建村镇、两仓亏空、银粮紧缺等赈灾要情,皇后皆无一言一策。别驾曲肃怒责南巡无用,延误州政,接驾之耗,劳民伤财,责皇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凤驾震怒,叛臣趁机作乱,挟持污辱皇后,逼取文印兵符,私放江洋大盗,血洗刺史府,以家眷之名节性命逼降州臣。叛臣为淮州都督许仲堂、长史吴庄、录事王英、把总刘大勇降臣为”

    范通念着名单,文武百官听在耳中,诧异在心。

    这折子里言道的皇后应当是何氏,且不提淮州别驾曲肃究竟有多大的胆子敢怒责凤驾,只说这本奏折。淮州不是落入了叛党手中吗刺史刘大人的奏折怎么会到了宫里

    啪

    百官正诧异,只听范通念罢,啪的一声合上,接着又取来一本,念

    “臣淮南道总兵邱安跪奏,为皇后平叛一事,仰祈圣鉴今日皇后替子于州衙问政,淮州叛党倾巢而出,挟持替子,谋夺淮州,事皆如圣上所料。臣交出兵符,隐忍而待,终将叛臣尽数网罗,得其名单,幸不辱命然为逼降州臣,叛臣私放江洋大盗,血洗刺史府,羞辱妇人,抛杀孩童,行径卑劣,令人发指。淮州刺史刘振大人忠正不阿,誓死不降,叛党欲辱其妻女杀其幼子,刘大人之妻周氏贞烈,欲以死以保名节,臣心不忍,正待平叛,不料凤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