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 意外(新书开张,求推荐票)(第1/2页)  大明之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书开张,这本是剑客挽回人品之作,信任剑客写作水平的老书友们不要吝啬手中的推荐票啊,新书期全靠它支撑人气。

    如同风卷残云一般,一大锅羊肉不一会儿就被吃了个精光!

    等诸人吃饱喝足后,潞王用丝帕摸了摸油腻的嘴角,看着桌上其他几乎未曾动筷的素食,轻叹了一声,道:“此次南奔,事急仓促,府库里携带出来的金银并不多,州府接济也有限。如今藩地被流贼占据,王府庄田尽没,王府几十上百口人,全靠携带出来的一点银子度日了,要不了多久怕是就要揭不开锅了,也不知道朝廷大军还能不能收复失地,哎!”

    如今时值末世,大明财政日绌,王府每年能从朝廷领的禄米实在有限,压根就不够开支。所以说到底藩王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王府庄田的租子和商铺里的收益,如今被迫辗转流徙,庄田商铺都没于战乱,王府里的收入来源自然也就断了。

    众人闻言,心下都有些难过,也痛恨破坏他们富贵无忧生活的流贼反民。

    唯有朱由桦一脸的平静之色,并没有多少难过,对于在座诸人的想法,他或多或少能明白一些,要说明朝的藩王,在永乐之后虽然政治和军事的权力逐渐被剥夺掉了,但生活却是无忧,藩王们的的俸禄很高,私财也多。

    如今明王朝行将就木,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封藩在各地的藩王宗室不是出逃就是被杀,北方的几十万宗室更是几乎被杀绝,从某种角度上讲也算是天理报应了。

    朱由桦今世虽然同样成了落魄宗藩一员,但因为准备充分,策划周到,所以不管论身份还是生活水平都比前世一个上班族好太多,他心态自然平和多了。

    见诸王还在叹息不已,他温声安慰道:“诸位王叔,王兄不必忧心,侄观那李闯做派,实与唐末之黄巢相似,只知流动,不知设官守土理民,恢复生产,如今虽然占了陕西,称帝建国,不过是跳梁小丑一只,等朝廷缓过气来,集合各路大军追缴之下,必然一溃千里,倒时陕甘,中原便可再回朝廷手中,咱们也可以早日回归故土,不再受那颠沛流离之苦。”

    唐朝在黄巢之乱后只是苟延残喘了二三十年,便灭亡了,朱由桦举这例子实在不是什么好比方,但就现在而言,大明能如唐朝那样再延续个几十年国祚,已经是难得之至。

    明王朝到了崇祯十七年的暮春,已经几乎无药可救了,此时的大顺皇帝李自成正带着他的二十万精锐大军,以泰山压打仗至少做个保镖还是够格的,藩王们也不是傻子,知道关键时候要靠他们保命的。

    要不是银钱喂饱了的家丁们拼死护卫,周、潞等王早被流贼或逃亡途中的土寇、马贼们抓住大卸八块了,也活不到现在。

    然而现在看来,他们府中养的那些个家丁和福王府的这三百多虎狼之士比起来,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单单庭院内只看到福王的家丁,却看不到几个隶属于他们的护卫,就能看出彼此的差距了,这应变和机动能力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啊!

    “真不知福王弟(侄)是怎么把这些虎狼之士笼络到手的!”以他们的认知,自然不会知道这是朱由桦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手把手栽培出来的心血。

    众人还在啧啧称奇,张堂功已经小跑到朱由桦身边,甲叶晃动之间,飞速得行了一礼后,肃声道:“禀王爷,我等在演练战阵时发现有大军欲围东察院,敌友未知,不敢掉以轻心,臣斗胆,未得王爷令旨便命府卫着甲带弓前来护卫,请王爷恕罪!”

    “振武应对得很及时,何罪之有?”朱由桦拍了拍张堂功肩膀,示意无事。

    这会儿功夫,南北院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其他藩王的家丁护卫,他们短褐灰衣,腰间悬刀,正乱哄哄的向院子里涌来,俱被门首处的福府护卫们的长枪和弓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