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9 封门绝户(第1/2页)  乡间鬼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邓富海一番滔滔不绝的演讲我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我无奈的看着他:“我要的不是这些,我要的是资料,比如地形图,封门村的历史由来,你别告诉我你中了怨力之后就满世界打听封门村的鬼故事,而不是探测它的过往历史和风俗禁忌。”

    邓富海恍然大悟道:“有,这些我都有,可是我们这趟走的急,大部分资料和照片都在我秘书那里,我身上只有一本笔记,因为有几篇我觉得比较重要所以就记录了下来,你现在要看吗?”

    我没好气的看着他:“废话,快拿过来。”

    邓富海用刚刚吃东西的手连忙从衣服里翻出一本笔记本递给我,我看着笔记本上那几个泛着油光的指头印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打开了笔记本。

    封门村,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郊外,从1981年开始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该村居民陆续迁出。

    1972年的军事地图也显示的是“风门村”而且,考察队从“风门村”发现的石碑上记载的也是“风门”二字。另经查实,真正以“封门”命名的村庄位于原隶属于焦作辖区、现与焦作交界的济源市王屋山乡。

    从三块“风门村”相关庙宇维修碑文记载上了解到,现有碑文最早记录的是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

    “风门村”的三座庙宇中的一座竟然敬奉的是一对身着官装的男女石雕像,雕像男左女右,显现威严端庄的坐立形态。其左边为一怒目圆睁的武将,右边中间端立的是一位文官,文官左为一夜叉,右为一侍女。从其着装上推测,应属于宋、明年代服饰。

    封门村的选址在该段河谷中应该属于必然。首先入口难以寻找,谷口道路较陡,易守难攻。同时谷尾可以退至云台村。可谓可攻可守,可进可退。封门村位于该段河谷的中部。原因有,就所走过的整个封门谷来看,只有这点比较开阔,能够布下一个村落。其次,封门村所在的小凹谷形成了长流的山泉水,为封门村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水源。故而,这是一个隐居,逃难的好地方。典型的世外桃源。

    从地理位置来看:古代把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称为风门。也称为玄关、风门坳等名称。

    从阴阳学说来看:古人认为,东南90度的整个方位是最吉祥的区域,这一区域称为“风门”。清代蒋大鸿著录经云:『更有风门通八气,墙空屋阙皆难避,若遇祥风福顿增,若遇杀风殃立生。』风门,指宅外四面八方,空缺而有风来之处,曰门者,非真有其门,如墙空屋阙处,有风来者即是,此指近宅之客屋而言,非本身之主屋也。

    风门村四面环山,依山而建,村中房屋建设错落有致,村庄前面是一条河流,村庄居河流右岸建立。封门村全村除部分倒塌除外,全村有39栋建筑,约有200多间房屋。历尽艰辛远远目睹到风门村面貌的第一印象是一种震撼。虽然已经是深冬,但仍能感觉到其秀美。尤其是村头成长着一棵五百年以上年轮的树木,树木根部一部分深入地面,一部分裸露在外面,能够清晰的看到根部包裹着石头,就象一个将军独自孤寂的守望着村庄一般。

    封门村完全没有任何动物,经过实地考察,证实,封门村的确没有任何动物,鸟类、老鼠、蛇、蜥蜴等小型动物在几次考察中都没有发现,甚至连蚂蚁、苍蝇、知了、蚱蜢等小昆虫也没有看到,至于大型动物就更没有没看见了,据原封门村的居民介绍,这里原来就没有任何动物。所以,难道是封门村是特殊环境导致生物无法生存。

    村中房屋除其中一栋外几乎全部是东西走向,绝大多数房屋都是三层楼,都是木石结构,楼顶全部是灰色小瓦。房屋建造几乎密集到两平方米一栋,都集中到方圆一公里的地方。而且,几乎都是巧妙的依靠地形与人工打造的地基而营建;似乎,宁可付出几倍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