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5章 尸祸(第1/2页)  江湖的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开科考的皇榜发出,大梁上下震动,喜者众,忧者亦不少,更有惊者悔者无数。

    城门公告亭前,文人聚围,百姓敛堆,众人议论纷纷的听着宣读官宣读官文。

    “圣上英明!自此而后,我等寒门再次大开晋身大门!”

    “科举取缔数十年,书文学说早已放下多时,而今重开,冬至日便要开考,这可如何是好?”

    “还有十多天便是冬至,初试也就开始了。”

    “只能临阵磨枪了!”

    “能临阵磨枪的都算不错的了,那些稍远一些的,恐怕都不一定能赶到考场,甚至偏僻一些的都不一定能知道这个消息!”

    “那些地方就算知道消息又能如何?三乡四里都不一定能找到一本完整的诗书!”

    城中诸文人议论纷纷暂且不表,消息层层传递,郡县乡里亭无有遗缺。

    诸多大世家无不疑惑丛生。

    “这次重开科考太过突然,皇帝究竟要做什么?”

    “也许是为了尽快培养心腹?”

    “大梁疆域何其广阔,圣上现在可没那么多手来掌握天下士子!”

    “只要运作得当,这次的考场将是为我们世家添砖加瓦的工地!”

    “当年能让梁文帝取缔科举,现在的梁成帝当然也可以!”

    “最是难让人安定的是新任的大司徒!”

    “不知他是何来历!不过据说是国师推举的!”

    大梁南部阴川郡有一山,名唤涯山,山下有一村庄,亦名涯山里。

    “雄鸡一唱兮天下光,提刀上山兮砍柴忙,薪火炽烈兮炊烟香,可怜寡人兮守空房!”在一群樵夫中间,一名清秀青年砍一刀唱一句。

    “青桑先生要是夜里孤单,俺叫家里那口子给你说和一家姑娘,我们也好喝口喜酒哇!大家说是不是呀?”旁边一个汉子撇下一根树枝大声说到。

    “王大哥说笑了,青桑除了识得几个字外,手提不得,肩挑不得,如何养家呀?可不能误了姑娘家!”青桑连连摆手,脸色泛红。

    “青桑小先生真是奇怪,刚刚自己在一边吟唱的时候还是开怀自在,旁人接过话茬却变得害羞起来!”一旁的老樵夫调侃到。

    “哈哈哈!青桑先生毕竟还是个年轻人啊!”一众樵夫纷纷笑出声来。

    “青桑先生!青桑先生!快回村子!里魁来找你了!”一个半大小孩儿冲上山来,一路跨沟越坎,风急火燎。

    “什么事儿啊?”青桑放下柴刀,打理脚下的一捆柴禾。

    “不知道,但是好像说是朝廷科举什么的!”那小孩儿又两三步来到青桑身前,帮忙把那捆柴禾让青桑先生背起来,“先生,科举是做什么的呀?我看里魁很着急的模样!”

    “科举呀!这是全天下的学子们共同期待的一场考验,过得了的,就可以做官,过不了的就只能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了!”青桑先生一边走一边对小孩儿解释到。

    “那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听说过呢?”

    “科举已经被取缔几十年了,那个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那这几十年的大官儿都是怎么选的呀?”

    “举孝廉!说了你也不懂,好好学,多看书,以后你就明白了!”

    前路有了期盼,脚步不自觉的便加快不少,回到住处,里魁已经在院子里等了一段时间了,看到青桑回来,快步迎上来。

    青桑先生放下柴禾,拱手见礼:“劳里魁大人等候多时,是学生的不是!不知里魁大人召唤学生何事?”

    “欸!青桑先生太过自谦了!老朽哪堪先生持学生礼!”里魁连忙扶起青桑,“青桑先生在我们涯山里定居已有三年了吧?”

    “是!多亏里魁收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