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几多轮回(第1/2页)  九灯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哎!卖包子,热乎乎的肉包子!”

    “老板,给我来两个!”书生摸出几个铜板,放在桌子上。

    “哎,马上就好”

    “给!这位客官,欢迎再来啊!”

    书生捧着肉包子,不顾烫嘴的直接下口,考了几天的试,官家的白饼已经让他吃腻了,看到肉包子,勾起了胃里的馋虫。

    只顾着吞咽,“哎呀!”

    书生不注意看路,碰到了人,略有羞愧的抬起头,只见一位女子正气哼哼的看着他,书生连忙道歉,才被放过。

    找到一家廉价客栈,书生住了下来,好不容易用最后一点钱撑了几天,到了揭榜的日子,一大早来到皇城前等候。

    榜单贴上墙头时,城下已经挤满了人。

    “呦!”

    “状元郎叫王进啊,一听就是将来的大人物!”

    "可不是嘛!日后定是朝中栋梁。”

    书生挤到跟前,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将目光投去,从下往上,终于,他看到了自己‘郭恒’,在第三位。

    长出一口气,拍拍胸口,总算没让亲人失望,飞黄腾达不远了,兴高采烈地回去,一夜无话。

    第二天,进士宴上,书生谈笑风生,语露豪情,看着眼前的金碧琉璃,玉盘珍羞,渐渐出现迷醉之色,决心一生致于宦途。忽然,远处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虚幻,将温情洒在酒席上。

    书生略显迷惑,努力将心贴近,瞬时一股暖流破开心扉,汩汩地流淌着,书生心中一震,眸子里流露出恍然之色,当即脱下华服,不顾众人劝酒阻拦,冲出园门,脚步里满是铿然。

    “原来,这才是我!”书生自语,心中浮现两道苍老的身影,眼角也露出晶莹,这时一道光纹掠过,书生消失不见

    早年失去了双亲,靠亲戚帮扶才得生存,历经了一番痛彻心扉的情缘,洒下一江愁苦。他漫步嵩山,选择了剃发出家,拜入佛门。

    在佛门中,他磨碎了自己的情,遗忘了生活的乐,研读经读,三年便已通晓百经,五年已经为弟子注经,七年能外出讲禅,十年就名扬佛界,家喻户晓,无数次的挑灯夜读,数不尽的粗茶淡饭。

    早年的情,即便是恋人来此拜佛,也只在一声“女施主”中散尽。他做到了古井无波,甚至上善若水。

    在香火缭绕,经声阵阵中,诵万卷经书,行万里心路。出世、入世,出世、入世,明澈了佛子心,看破了红尘路,拈花静悟,悟过人生沉沦,春夏秋冬,到他坐化那一刻,古井无波的心只激点涟漪,只是一个佛子,不曾醒来。

    纵一叶扁舟,随风而行,随遇而安。看着明澈的湖面,任清风吹拂长发,只在身旁放个鱼篓,执一支长杆,静静地垂钓着,鱼儿在饵旁欢悦的玩耍。

    小鱼放生,大鱼塞进鱼篓,不去计算一天的得失,用着大鱼卖来的钱,维持着生活,任一颗清贫的心,在生活的泥潭里恣意的生长着。朝看薄雾冥冥,云起云落;暮望千里水天一色,孤鸿明灭。

    他是个隐士,他毅然放弃高位,与自然为伍,冶炼内心。岁月在他身旁悄悄地流过,青丝成雪。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以船为枕,以星月为被,带着岁月深刻的伤痕,永远陷入了沉睡。何处为冢,何处是家?一生清意无人识,不曾有泪,不曾醒来。

    他的家族,世代行医,他自幼受父亲熏陶,熟识药草,通读医书,一直跟在父亲身旁学习医术,背着父亲的药囊,直到自己给父亲的坟头添上最后一抔土。拜下三拜,他开始背着自己的药囊,行走世间。

    数年行医,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风湿、伤寒在他手里屡屡挣扎,也终逃不过消亡的命运,还将祖上传下的医书整理、扩充完善。没有谋求重利,只有常年跋山涉水、风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