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过年(第1/2页)  幻,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节是唐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尧舜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是指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在这一天,相传年兽害怕红色,怕火光和爆炸声,所以人们便有了贴红春联c红窗花c放爆竹c守岁等习俗。

    春节这天,人们会贴对联和“福”字,并且一定要将“福”字倒着贴,据说就是“福”到的谐音,这表示“福到家门”!

    每到春节,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菜非常的丰盛,其中鱼是不可或缺的,据说这将代表着“年年有余”!

    每当除夕晚上十二点的钟声想起,晚辈就会向长辈拜年,长辈就会给晚辈“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唐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新春佳节之际,人们总会通过燃放鞭炮的方式来迎接新年。烟花爆竹会带来很浓的“年味”,同时预示着除旧迎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站,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念起这首老师教的童谣,二娃就会想到以前的过年。

    从上面的童谣不难看出,到了腊八就要准备过年了,腊八时人们就开始泡腊八蒜c熬腊八粥了。二娃最喜欢吃腊八蒜了,翡翠般的颜色,煞是好看,吃饺子时蘸上泡过腊八蒜的醋,再吃几个腊八蒜,味道又酸又辣,特别好吃,而腊八粥,是用许多农产品熬成的,好美味!

    过了腊八,下一个阶段就是小年了,小年好像就是春节的“彩排”,天刚一黑,人们燃起了鞭炮,便有了过年的味道。一大早,街上就有卖糖的,大多数是麦芽糖,都是二娃喜欢吃的。

    剩下的时间都是人们准备年货的时间了。到了除夕,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门外都已贴上了对联。到了晚上,吃完团圆饭,到了十二点,钟声一响起,鞭炮便震耳欲聋般的响起,没有哪一家不放鞭炮,把天空照的跟白天一样亮。所以除夕是很热闹的。

    到了初一就不太热闹了,这一天早上,熬通宵的人们拜晚年后,就回家休息了。街上都堆着昨夜燃放的炮皮。

    到了元宵节,又是春节的一个,街上张灯结彩,灯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多。晚上,是最美的时间,去赏花灯,点灯,把夜晚衬托的异常美丽。

    过了元宵节,春节的激情越来越淡,村里的人们又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学生们也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这是,人们所期望的是下一个年的到来

    今天是大年三十,处处都洋溢着欢乐c热闹的气氛。当然,最热闹的还是除夕夜。

    瞧,这一大家子人,包饺子的在包饺子,玩游戏的在玩游戏,都忙得不亦乐乎。饺子是除夕夜不可缺少的食物,在所有人的期待下,饺子终于包好了,准备开动。在餐桌上,他们说着笑着,开心的吃着。

    过了一会儿,二娃和爸爸去放烟花。那些烟花,在蓝黑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美丽: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c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烟花把天空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上美丽的烟花,他们唱着c跳着

    大年初一早晨,太阳渐渐的升起。阳光驱散了薄雾,天空瓦蓝瓦蓝的。因为今天是春节,所以人们都起得比较早,当然二娃也不例外。他起来洗漱完后,便穿上他的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