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部第十六章 旗鼓相当 三(第1/2页)  第二十三尊佛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h电视台对“鸟岩雕”电视宣传片颇感兴趣,觉得很有新闻价值和化内涵,听说还可以拉到一笔可观的宣传费用。所以,在刘震南c白玫抵京天后,摄制组就来到江河市。

    h电视台的各个频道和栏目是相对独立的。就在摄制组到达江河市的第二天,h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江河市政府采用恶劣段强行拆迁的行为进行了曝光,并强调对此事的“跟踪报道”。被强行拆迁的居民听到这一消息,奔走相告。四五十个老人和妇女相互串联起来,到市委市政府门口静坐。他们举着标语,有的写着“感谢h电视台为民请命”;有的写着“惩治”;有的写着“强烈要求提高拆迁费用”。围观群众有不少都经历过强行拆迁的痛苦遭遇,他们加入到静坐队伍之。半个多小时静坐队伍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市委市政府门前的交通也被堵塞。

    祝一鸣闻知,深感蹊跷,他要下迅速查清楚,同时,让刘震南通过h电视台的“鸟岩雕”电视宣传片摄制组向台里探明真情。

    情况很快清楚——

    春节之前,市委市政府从区域规划调整的角度考虑,要将京南区的“4号地”用于建设商贸金融心,要求春节前完成这一地段的拆迁工作。政府对被拆迁的住户安置作出规定:凡要房子的,由市政府按一比一点五的面积比例统一安置新房源;凡要的,按照六千元一平方米一次性兑现,由住户自行购房。由于政府所给的拆迁住房价格比市场价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加之给予安置的新房源位置又不太好,所以,在发布拆迁令的半个月内没有一户主动搬迁。祝一鸣知道后给薛夕坤说,“4号地地段”调整关系到省城搬迁的大事,也关系到江河市班子的执行能力和形象。不能拖更不能软。薛夕坤明白意思后想来思去,只能把这件事交给具有这方面经验的黄忠明,黄忠明办事原本就敢“走偏锋”,领了上方宝剑,更是有恃无恐。上来就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住户在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发出劝告信,要求他们从市委市政府建设规划的大局出发,带头搬迁,作出榜样;如果在其起相反的作用,就由组织出面谈话,情况严重者,将给予组织处分。这表面上是“劝”,实际上带有很大的“吓”的成份。由于住户有一半左右是关和事业单位的,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视工作岗位为性命,很快就带头搬迁,这一来,动摇了其他住户的“军心”。紧接着,让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的市c区拆迁办在剩下的住户开始放风:谁先搬迁谁就可以到新的房源处挑选户型和房号;最后的“钉子户”将被取消住房的装潢费用补贴。这一招下来,又骗走了不少心思活络的住户。最后只剩下四十多户“钉子户”,这些“钉子户”大都是普通工人或退休教师,住房似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产,眼睁睁地看着家产缩水,他们当然心有不甘,要作最后的抗争。

    面对剩下的“钉子户”!黄忠明把街道办事处喊来,指示他们,不管采用任何段,只要把“钉子户”按期逼走,就能得到一笔诱人的奖金。领了“圣旨”的街道办事处,好歹也算政府构,是最底层的构,如同农村的村委会。这里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了拿到奖金,他们竟然采取招募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甚至被劳教释放的人员。居委会给这些人每天发“工资”,让他们在不打人的前提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人不管白天黑夜,过一段时间用榔头敲住户的墙和防盗门;从住户的门窗里突然塞进点燃的爆竹;晚上在住户的上一层楼上用木桩打夯,夯得住户心惊肉跳,难以入睡;在已搬迁的楼面上凿通楼板或下水道,朝楼下的“钉子户”家灌水,让其成为“水上人家”。更为严重的是用胶水把“钉子户”的防盗门和木门的锁眼堵住,让他们进退维谷,内外交困。在这些人的“聪明才智”下,用尽常人意想不到的卑劣段,规定期限的前天,“钉子户”只剩一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