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拜年感悟(一)(第1/4页)  第二十三尊佛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撇开那些主动索贿的巨贪不说,如今在官场上“人之常情”的送礼主要在三个时点:一是家中有红白喜事,二是官员生病住院,三是逢年过节。

    古时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而如今市县一级的官员,仅是“人之常情”的收礼一年又何止十万!单说春节的“拜年”吧,李毅第一年到三真山任市委书记,收到的各种礼品和有价证券,除退掉的,其余的都悉数交给了纪委(送礼人的名单自已保留着没交),纪委算下来整整六十万。以后每年春节,李毅交给纪委的礼品数额都在六七十万。今年是龙年,是大吉之年,离一月二十三日春节还有四天,李毅交给纪委的礼金竟近百万元。

    为什么今年礼特别重?主要原因就是省c市c县党政都要一起换届(以前党委与政府的换届不在同一年,也不在同一时段),以往送烟酒是论条论瓶,现在都是论箱;以往送钱的替代品是各种各样的购物卡,现在多数送银行消费卡,这种卡背面有固定密码,愿意消费的消费,不愿意消费的可以直接到银行取钱;以往送礼都是一个局个乡镇的一把手作代表,现在有些乡镇和部门一把手送礼后,二把手为了表示情意的深重还要代表个人再送一次,当然,钱都是公款列支。不仅如此,近几年还多了两种特殊的礼品。

    第一种是“雅贿”。送上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字画c玉器或其他古玩,其实际价值可以从几万到几百万。表面说这东西可能是工艺品,拿去把玩。而实际上,一部分送礼者早就与拍卖公司谈妥,由拍卖公司主动到收礼者那里“寻求”拍品,到拍卖之时,送礼者会自已或派人举牌,保证这些拍品百分之百“拍卖”成功。这是一种巧妙的行贿c受贿和洗钱方式。还有一种人做得更加不露痕迹,他到领导家什么也不带,只是带了一个拍卖行的“朋友”,在领导家不经意间发现一件“古玩”,本来是一件几百元或几千元的寻常物品甚至现代工艺品,一经“拍卖”,价格都超过百倍。

    第二种是“色贿”。送礼者送礼时故意带上一个漂亮女孩,或曰亲戚,或曰办公室人员。实际上是他们精心挑选并加以洗脑的“贡品”。领导如果看中了,或留作“保姆”,或留在政府接待宾馆;如果领导认为她素质特佳,也可能放在重要岗位上“培养”甚至“金屋藏娇”。对有些领导来说,把“色贿”看得远远重于“财贿”,行贿者的效果也会大增,甚至有时成为“神来之笔”。古代有许多微臣,就因为向皇上或重臣“色贿”有功,立即就逢凶化吉,飞黄腾达。如今有些人深谙此道,甚至把它演绎为一种“独门功夫”。据说某市有一位领导生病住院,某下属为了自己的升迁先带物品后带钱边着看望了两次,领导都以病为由婉言谢绝。第三次他带着自己貌若天仙的小姨子再去看望,并发出某种暗示,领导立即神采飞扬,热情亲切,升迁之事一锤定音。

    李毅也不是不讲人之常情,他原来给自已的规定是:不在本地工作的老领导c老同事c老同学c老朋友所送的礼品,价格不超过五千元的(本来想规定不超过二千元,但现在一条好烟或一瓶好酒都在二千元以上,故二千的规定不实际),一般都不上交,给对方相应回礼,但渐渐感到这“四老”也不保险。他有一位大学的同班同学,自他到三真山市工作后逢年过节都来看他,他问同学有什么事要办?同学回答道:老同学非得有什么事才能见面?两年后,这位平时一味只作感情铺垫的老同学,在送给他一块白玉腰牌之后,似乎不经意地说看中了三真山市中心的一块地要投资房地产,请李毅稍加关照。李毅请专家鉴定这块玉牌。专家看后告诉他,这是一块难得的乾隆宫廷“斋戒”白玉腰牌,价值在五十万元左右。李毅惊出一身冷汗,把这块腰牌退给了那位同学,并谢绝了他的投资,当然也与他翻了脸。从此以后李毅对“四老”所送之礼,凡是不知道价格的一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