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部第三章 桃色新闻 一(第1/3页)  第二十三尊佛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李毅今年41岁,一米八0的个子,头发浓密,脸方鼻直,英俊挺拔,目光透着坚毅和睿智。但他不苟言笑,在幽默和圆通方面略显欠缺。他本科读的是政治学,硕士和博士读的是经济学。据说他选择考政治学,主要是遵从了父亲的嘱托。

    他父亲是本市江河大学的知名历史学家,大学副校长。在李毅报考大学那年,父亲得了肝癌。父亲在病床上郑重其事的对他说:我这辈子没做过对党和人民扪心有愧的事,但是,作为一个员,自己对于理想为什么一定能实现,在理论上没有完全弄懂,这不仅仅是自己的惭愧,还涉及到绝大多数员的信仰问题。所以,我希望你能报考政治学,不为当官,只为真正弄懂这个问题。

    李毅在大学期间,读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经典著作。他觉得不仅在理论上弄懂了的原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他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体系和观点上的缺陷也不回避。读硕士和博士时,他用心研究了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重点研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通货论》。从学到的不仅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领悟到西方经济学得以蓬勃发展的环境和思维类型。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学界,西方经济学几乎取消了“御用”和“正统”的成分,他们的研究有着鼓励“自由”c“独立”的环境支撑;同时,他们不相信有在任何时间c任何条件下都管用的绝对真理,故而敢于向任何权威挑战,这就是“创新型”或“挑战型”思维的别人不可替代的优越之处。我国经济学缺乏的正是这两点。他在与父亲交流这些观点时,父亲不置可否,只是对他说:书本知识是有用的,但最为博大精深的书是实践,这本书你永远读不完。

    李毅读完博士回到江河市等待分配。当时的市委书记司徒震看了他,让他当自己的秘书。真正的好秘书不仅与首长形影不离,而且精神不离。李毅越来越敬佩司徒震的正直c清廉和为人处事的大智大勇。司徒震经过自己的直接考察,十分欣赏李毅的品德和才气。四年,他把李毅从秘书c办公室副主任一直提拔到市委副秘书长。在江河市委换届前个月,经司徒震推荐,市委常委决定,李毅到江河市所辖的县级市真山市任市委书记。

    李毅在真山市干了件大事:第一件,他根据真山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改善了经济结构,而且使许多老百姓都富了起来。第二件,他认为第次产业革命一定是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且具有很长产业链的生命科学。因此,始终把生命科学产业作为核心支柱产业来抓,使真山市成为国家生命科学的重点试验区。第件,他通过逐步试点,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到真山市所有乡村,使老百姓在民生上得到了真正实惠。

    事业上比较顺利的李毅在生活上却不是一帆风顺,最为使他烦恼的是他在感情生活上的不顺心。他与妻子林淑芬是在读硕士研究生时认识的。妻子是医学硕士生,比他小两岁,读完硕士,分配到了江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同年,两人结了婚。后来李毅回到了江河市,并从此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妻子对官场有着非同寻常的偏见,认为官场浑浊不堪,呆久了必定蜕变,无人幸免。所以他对李毅的工作从来都不支持。同时,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医学上,为了医学事业,她决定四十岁前不生孩子。两人矛盾不断,常年冷战,感情逐渐从淡漠走向破裂。两年前,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个到澳大利亚著名医科大学的交流学者名额,时间为两年半,单位把这个名额给了林淑芬。出国前,妻子林淑芬给他留了一封信,信告诉他,她已经感觉到彼此需要寻找新的生活,她之所以出国,主要是出于这种考虑。依《婚姻法》规定,双方因感情不合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