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知他似得如今否(第1/3页)  山有木兮心悦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景阳帝四年,天大旱,蝗灾接踵而至,部分地区颗粒无收。大量的难民从各地涌向黎阳城,黎阳城内部各个官员想方设法去缓解灾情,开仓放粱,各个大户人家也在各处施粥行善,渴望天佑大荆。

    离北疆不足百里的前往黎阳的路上,有几辆马车徐徐向前,身边与其同行的,不止有军队,还有无数的难民,八八的瘫倒在地上,路上死伤无数,哀鸿遍野。

    “师傅,这一路的难民都是逃向京都了吧。”马车上说话的人模样大概十五六的年纪,一双桃花眼微眯,一身白色锦衣玉袍,腰间用白色衣带系起,白玉发簪将发束起,绝代风华,颇有些仙骨之风。扶着马车的帘子,远眺望向窗外,指削长而有力度,眉眼清秀又不失神韵,目光如炬,鼻挺如鹰。虽然是简单的装束,不过那衣衫上的花样,那细腻的针脚,胸口一支庞大的麒麟威风凛凛的张扬着爪子,腰间一枚白色的玉佩,微微泛着青色,洁白的玉石间围着一直麒麟,而在麒麟的肚子的位置,一个“九”字,显而易见。

    此人正是九皇子楚忆卿。

    原本流放之人是不能衣着如此衣物,不过此次是入京面圣,本朝有个不成的规定,非特殊情况下,面圣者,须容貌洁净,装束整齐。

    “按这个方向来看,一般是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京都黎阳,另一个就是‘四宝之地’祁川了。”看着远处两两的难民,九皇子身旁一个先生模样的人开口。此人身着灰色长袍,灰色长靴,头上发髻一只灰色的簪子从侧边束起,且高耸于头顶,年逾不惑,身子倒还健朗。

    此人便是前谨紫阁御用大学士蔺蒙,也是九皇子的老师,师如父,九皇子对这个老师也是尤其尊敬。

    马车仍旧不停歇的再向前行走,每走一步,楚忆卿的心就会更加沉重一番。

    “殿下,王爷传来话说,天已暗,此处地处偏僻,难求住所,只能委屈殿下了。”两个时辰后,北疆王府一侍卫前来传话。从北疆到黎阳间要跨过座城池,边城,九山与弋阳,而九山这块地方多山路,崎岖蜿蜒不说,更多的是陡峭,行进之间颇要小心,以至于今日耽误了时辰,要在山间休息了。

    北疆王居于北疆近二十年,守着塞云关,护卫一方王土,也有近二十年不曾入黎阳,他本是景仁帝的义兄,景仁帝登基以后,大荆举国上下万民齐呼,一代贤君,然诸事皆宜,唯北疆一方多年来不曾安定,时有战乱,而当时北疆王握重兵,且是九军之统,毅然辞职,请命驻守北疆去了。景阳帝与北疆王出生入死数多年,并没有同意,后来北疆军事危,无可奈何下才允他前去,而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北疆王在北疆驻守近二十年,虎踞一方,平定了不少的叛乱,四年前景仁帝去世举国哀悼,他收拾了行装正要离开之时,恰巧那时接到了黎阳那边的密信,不许其回去,又告知九皇子被流放,让其镇守北疆,护好皇子,书信虽然没有留名,可那熟悉的笔记,任是在过二十年他也不会忘记。

    就那样,他要守着那已故之人心唯一的念想,他那可怜的侄女已经香消玉殒,这个侄子身上,他必定要倾注所有的心血。

    “王叔客气了。”不用说住在偏僻山脚下,北疆荒漠之地他都住过,风干的野草他也未曾少食。北疆王为了训练他,他一到北疆,就将其扔到了军队。而在大荆条例之,流放之人也是有权利进入军队,只不过没有立军功的权利,不论你做了多少事,只要不讲你召回,就只能是以罪人的身份。楚忆卿说完起身率先走下了马车。

    此处虽地处荒郊,不见人烟,却也由于少人造访,保留了那股原始的灵气,竟也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而今已近秋,傍晚还是凉意十足。

    “殿下,今晚就在这里将就一晚吧。”曾是九皇子的伴读书童梓四年前跟着子烨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