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99.回信(第1/2页)  平淡为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清口中所说的特权,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口中所说的特权,什么开车有人清道,可以合法贪污,包养小三不犯法,酒驾不用坐牢之类的,徐清所说的特权,是只要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之中,自己做的好事,将会被十倍放大,而自己做的坏事也将会被十倍放大的特权,这对于欧阳修和徐清这样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特权了。

    这样的关注对于贪官来说,自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不过徐清并不是贪官,徐清活在这个新的世界中,确实是想改变些什么的,可要是处在社会的底层,连自己的个人生活都照顾不了,那也别提什么改变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乃自古皆然的道理,而能够得到上位者的看重,然后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未来,逐渐在这个社会中攀升自己的地位,这样便能改变这个世界更多的地方,这对于徐清和欧阳修这样有抱负的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把信再往下看去,欧阳修就提到了在宫中跟皇帝的谈话,徐清很是仔细的看了一遍,其大致内容就是皇帝对于徐清的做法感到非常的欣赏,觉得这是治民之良方,希望徐清能够把这些方法总结起来,再写一封信寄来给欧阳修,详细了解一下这套方法的运作方式和其中的原理,再由欧阳修转递给皇帝。

    看到这,徐清心情倒是平复了许多,在徐清把这套方法用出来后,徐清就敢肯定这套方法一定能够让当今之世的人引起注意,虽说直接引起皇帝的注意这一点徐清没有想过,可是现在既然引起了,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到没有出乎意料的感觉。

    毕竟这是后世诸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方法,也因为这套方法,很多国家得以强盛,以工代赈,可谓百试不爽,这个年代的人并不比后世的人来的笨,自然能够看得出来,点了点头,继续读了下去。

    徐清继续看下去,在皇帝向欧阳修表示要详细了解以工代赈政策的具体措施之后,皇帝便向欧阳修讲出了现在徐清的处境,也就是去秦州当知府的决定,对于这件事,在信里欧阳修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可是在字里行间之中,欧阳修还是能够感觉出来,自己这位大文豪朋友,是有点不爽的,字迹与刚才写皇帝召见他时的行云流水完全不同,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断点,欧阳修是大文豪,能让他停顿的绝对不是写信的思路,那么也就只有心里的郁结了。

    在信里,欧阳修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秦州的状况,风土人情,光是这些内容,就写了两张纸,不可谓不多,很多张合等人都不知道的东西,欧阳修都写了,甚至连一些年代久远的遗迹,古董,还有当地的寺庙c道观,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了,徐清可不认为欧阳修这个山东人会知道这些,之所以能写出来,变成信,寄到自己的手上,欧阳修绝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一定读了不少的书,不然根本不可能将秦州了解的那么通透。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欧阳修为了自己这个朋友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不说他的诗词能力,单说这人品,也绝对称得上是君子了,而这样的君子能够成为自己的朋友,徐清为自己感到自豪。

    在秦州介绍的后面,则是皇帝为什么要那么做的原因,这一点欧阳修显得很晦涩,并没有提很多人的名字,只是提了一个名字,宋鹏,官至枢密承使,虽是六品,可却是枢密院的六品,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国家军政大权最高的机构里,虽是区区六品,可却是位低权重,是一位真正可以左右朝政的官员。

    而就是那么一个官员,出现在了欧阳修的书信中,至于为什么要写他,欧阳修只是一笔匆匆带过,并没有多提,只是让徐清注意这个人而已,对此,徐清心里有些疑虑,可既然欧阳修不说,徐清也只能选择相信他了,不过他倒也猜的出来,应该就是这位宋鹏反对自己升官,所以百般阻挠(尽管徐清不知道一个六品的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