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23章、朝堂争斗(第1/2页)  锦衣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锦衣春秋最新章节!

    建康,台城。

    午门之外,文武朝臣揉着眼、打着呵欠,在黑暗成一片的晨曦里,跺着脚,驱赶着冷空气……

    寅时,有太监拿了一条鸡蛋般粗细的大鞭,啪啪啪地抽打空气。景阳钟大鸣,文武百官赶紧抖擞精神,按文左武右的行列,鱼贯进入太极殿。

    这时,皇帝也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踱着方步,走到属于自己的龙椅上,端端正正地接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参拜。

    历代以来,所有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必定要称孤道寡。因为高处不胜寒,帝王者,心要恒,心要狠,心要坚硬,因为帝王的心要经得起千刀万剐。此刻稳坐龙椅的那个中年男子,深谙这个道理。

    太极殿那把椅子前面五步之外有九级台阶。台阶上面的是帝王,台阶下面站着的是文武百官。这五步九阶就意味着至尊九五。不足两米的高度隔离的是天家与平民的距离。

    一套繁琐的仪式完毕,群臣站在原地小声议论着,不明白今日早朝的原因。依循朝廷早朝十日一休的惯例,今日正是罢朝休息的一天。可不知为何,昨日酉时,台城大监急至府中,传皇帝之命:明日早朝,文武百官不得缺席!

    “发生了什么事啊?”

    “你问我,我问谁去?”

    听到群臣议论的声音逐渐响亮起来,皇帝心生不满,咳嗽了一声。群臣立即闭了嘴,噤若寒蝉,望向稳坐在高处的皇上。

    “众位爱卿,知道朕今日早朝的原因吗?”皇帝鼻息间

    冷哼了一声,发问道。

    文武百官皆摇头晃脑,口称不知,除了那个站在大殿右列,一身装扮明显异于其他武官的九州谍司大司空。

    皇帝板起了面孔,剑眉斜挑,睥睨着群臣:“你们个个拿着朝廷的俸禄,朕的卧榻之侧发生祸乱,你们竟然不知道?嗯?那朕要你们何用?”

    群臣默然,低头,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

    “苏爱卿,你给他们讲一讲昨晚发生了什么事。”

    九州谍司大司空苏准应声出列,躬身行礼后,神情严肃道:“昨日未时,江湖人士姬乱聚众造反于琅琊县城,杀县令,烧县衙,灭陵卫,占祖祠,关城门,反抗朝廷。另据线报,姬乱乱军有一万余人,军械武器一应俱全,粮草可供使用两月之久。”

    文武百官都被这突然来临的变故震慑到,以致于就像被当头棒喝了一般,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苏准接着说道:“九州谍司连夜侦查,现已查明姬乱之流的背后主使者正是燕国太子无忌。”

    “燕国秘府,燕国太子……怎么什么都跟燕国有关系?”

    “燕国觊觎北方已久,因而处处与陛下作对。”苏准颔首,分析道,“姬乱造反,疑是燕国因为在建康和京口的二十七路谍报暗线被摧毁而进行的报复之举。”

    苏准这话在常人听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不过是在陈述事实。可在大司空陈殊、太宰陆雁南等人听来,苏准话里有话,因而心中颇为不悦,却又不敢在皇帝面前把这种厌恶之情表露出来。的确,苏准之言,陈述事实不假,更深层的意味则是向皇帝请功,表明九州谍司在这几次行动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苏准说完,皇帝仍然一脸的怒气,并没有过多的表示,转而向大司空陈殊问道:“司空,关于征讨琅琊一事,你有何见解?有何人举荐?”

    大司空陈殊出列,手持簪笏,躬身道:“琅琊县是陛下祖祠皇陵所在之地,因而征讨乱军事不宜迟,尽快平定叛乱为宜。若依臣之见,征讨军队应从距离琅琊县最近的京口城中抽调。众所周知,玉侯在京口驻军中的虎军最为勇猛,若陛下派此军前去征讨琅琊乱军,相信不出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