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江湖重涉足(一)(第1/4页)  忘川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位文友,各位乡绅。值此佳节,吟诗作对,舞花弄月,自是我文人风流。自拜月流行,乞巧兴盛,神武仙山辖地内但凡文风兴盛之府c县c镇,无不有拜月文会。今年这文会规矩一如往常,只要自觉有精彩诗词之作,大可主动上台,交给评委评鉴。诗作夺魁者更有奖励。下面,容我为各位文友乡亲介绍下本年拜月文会的与会嘉宾c评委”

    文会主持人在台上唾沫横飞c慷慨激昂地介绍诸位嘉宾c评委,皆是晴结府中有名的高士名流。每次介绍完一人,百姓便会很给面子地鼓掌,好像这些名流当真是十分受本地平民欢迎的名门雅士。

    文会乃是由读书之人自发组织的交流活动。文会之上,只要不是公认的恶人无赖,皆可参与发言。大多文会都有主题,与会者或作诗c或填词c或写文c或弹琴书字,都需与主题契合。而文会之下还有细分,会再要求读书人与会的形式,如诗会便只可作诗,词会便只许填词,以此类推。

    文会本是泰山学宫尚存之时,于现释州境内特有的活动,各级地方说是“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也不为过。只是泰山学宫灭门以后,金钟山将其所发起的一应活动全部取缔,其中便包括了文会,是以如今释州境内,曾经的文会活动已被金钟山所发起的庙会所取代。

    晴结府处于武州与释州的交界之地,在两州商贸的带动下,有不少泰山学宫的书籍都流入武州,一些普通的学宫弟子也在百年前的灭门之祸中逃得劫难来武州,同时带来的便是一些旧事风俗,文会便是其中之一。文会是读书人扩大文名c交流学习的好机会。举办文会可吸引到许多饱学之士,也会引来诸多学子背后的名门c豪门。而这等盛会更会吸引大量平民围观,那时自然有商贩摆摊,从而带动城中商业。

    文会举办得好,可提升一地的民生c教化c商业,有着许多看不见却又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若是文会办砸了,表面虽看不出什么影响,实际上不管是在城里的百姓当中,还是对于邻近的其他城地,都是一件有损名望的事情。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一地之首会失去百姓的信任,难以在下界竞选中连任。

    阳州辽阔,虽说不上无际无涯,却也非寻常仙士能探寻清楚,尤其是天下地上充斥着无数凶恶之地,更令阳州幅员至今为谜。

    与阳州的地大物博相比,这世间百姓虽多,却仍是地广人稀。

    自“诸王乱世”后,阳州之上再无王权,更无王国。人类聚居之地被划分为四等,分别是府城c县城c镇城c村邑。各地施行议会制度,按各自人口数量,由百姓公开选举出数目不等的议郎,复由议郎共同商议推选出一位才德兼备之人为一地之首管理地方政务,五年一届,一人至多可任两届。对应城地之等级,城主之职分别是府尹c县令c镇长c村知。

    城中大小事务皆由城主所成立的内阁处理。内阁,即城主私人雇佣的内务班子,辅助城主管理诸地政务。议郎平日里有监督之权,每月首日更会举行月议会以检查复审上月城主与内阁的执政情况。而每年的议会中,春分的春议会c夏至的夏议会c秋分的秋议会,与冬至的年议会,更是重中之重。

    一地的民生教化,皆由城主及其阁员负责,而一地的清明吏治,则由议长及其议郎负责。至于一地的治安武备,则是该地所依附的仙道宗派之责任。

    不管在哪一州,城地之间都存在竞争,只有变得更加繁华,才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养出更多的灵材,方能得到仙道宗派的眷顾,每次仙门招徒,才能拿到更多的名额。一地所出的仙士越多,便越能得到仙士对故乡的反哺,这一城地才能更加壮大,城主与议会便能得到更多的名声与富贵。

    此时在文会上发言的主持人便是城主的亲信。而城主却没有与民同乐,而是巡视城中各处,做好安全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